文章
杏林專欄 > 白血球升高不容忽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白血球升高不容忽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04-11-2015

退休公務員王先生因為驗血報告發現淋巴白血球異常升高,經轉介到血液專科醫生跟進後,確診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人體內淋巴球分為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而大部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指體內負責對抗感染的B淋巴細胞過量增生,它是一種原發於造血組織的惡性腫瘤,分佈於血液、骨髓及淋巴組織中。
此病患者多為老年人,有90%年齡超過50歲,但近年也發現一些年約30歲的新個案,可見此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一般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通常是無意間抽血檢查而被診斷。最早出現的症狀通常是疲倦、全身乏力、活動時氣促等。許多患者甚至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並不容易察覺。大部分患者因淋巴結脹大而就診,常見部位為頸部、鎖骨上、腋下及腹股溝等處。晩期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輕微發熱及盜汗(晚間睡覺時大量出汗)等;如骨髓功能衰竭便會引致嚴重貧血、出血或感染,以肺部感染最為多見。


抽血檢驗可以發現淋巴白血球異常升高,嚴重患者可有血色素低和血小板減少。骨髓檢查可以發現大量成熟的淋巴細胞白血球分佈於骨髓中,醫生會將這些淋巴細胞白血球透過「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 及「免疫組織化學檢測」(Immunohistochemistry) 作進一步確診。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般是不易治癒之症,但是還是有些患者存活超過10年,主要是其病情發展緩慢,針對這些早期或無症狀者,當然觀察等待往往是最好的治療選擇。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馬承恩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學深造文憑

 

以上健康教育資訊由香港楊森大藥廠全力支持

 

 

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有哪些病徵?部分患者竟然不需接受任何治療,只須密切監測追蹤?| 探討白血病 | 謝偉財醫生| #CLL #白血病 #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健康 #癌症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