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IBM超級電腦華生10分鐘找出癌症治療

IBM超級電腦華生10分鐘找出癌症治療

11-08-2015

 《日經新聞》報導,IBM公司將和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合作利用超級電腦華生(Watson),開發治療癌症的方法。華生將蒐集東京大學擁有的日本患者數據並加以分析,再依據基因資訊,最短10分鐘左右找到適合個別患者的治療方針。由於是否易患癌症因人種和地區的不同而存在差別,如果能在日本取得研究成果,可望應用在亞洲人的癌症治療

在北美,自2014年起,約有20家醫療機構利用華生啟動了醫療領域的研究,但在亞洲尚屬首次。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算,2012年有約1400萬人被診斷為癌症,而其中近一半生活在亞洲。

在歐美,因癌症而導致死亡的人數呈減少的趨勢,但在亞洲等其他地區卻在增加中。尤其是在亞洲,胃癌和肝癌的患病比例較高。IBM認為,醫療是華生的巨大潛在需求領域,將自2016年起,向研究機構和醫療機構推銷此類服務。

日本IBM將把日本國內外論文和藥物的效能等最新數據輸入華生。華生可以理解文章,因此可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數據。東大醫科研究所將輸入從日本癌症患者的血液和組織中提取的基因數據等。

即使是相同類型的癌症,使用藥物時的療效和副作用也因人而異。華生將根據資料庫,向每個患者提供副作用少、療效更好的藥物等適合該患者的治療方案。東大醫科研將自2015年夏季起,啟動根據患者的癌細胞尋找最佳治療法的研究。

因為與癌症相關的基因變異很多,長久以,來專科醫生往往需要查閱龐大的論文和治療數據才能找出對病人的最佳治療方式。而與人工作業相比,華生的速度可以快1000倍以上,能將人類數周完成的工作縮短至10~20分鐘左右。如果能最快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法,在癌症病情加劇之前,患者就可以更即時獲得有效的治療。

(網絡圖片)

 

資料來源 : newtalk.tw/news/view/2015-08-03/63006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香港,2025 年 11 月 9 日】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約15人確診乳癌。 […]
【跨境醫療】保誠與IHH醫療集團(北亞洲)深化合作 進一步拓展香港及中國內地醫療費用直付服務網絡
(香港,2025年11月10日)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保誠」)今日宣佈,繼早前與 IHH醫療集團 (北亞洲)旗 […]
【HKNOS2025】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非常榮幸出席HKNOS2025 年度科學會議,與各地專家交流分享 ,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這為我們 […]
【精準治療】PTCOG-AO2025 圓滿舉行 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最新粒子及質子治療技術。
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第五屆年會(PTCOG-AO2025)於2025年11月7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
養和醫療集團與西門子醫療簽署合作備忘錄 亞洲首部光子計數電腦掃描模擬定位系統 推進精準質子治療新里程
(2025 年 10 月 30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於 2025 年 8 月啟用全亞洲首部光 […]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組具成本效益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 […]
港大醫學院發現特定膳食油酸可增強抗癌免疫細胞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定膳食脂肪酸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的能力。研究 […]
【港大醫學院】揭示降膽固醇藥抗肝癌機制 「老藥新用」潛力巨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被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a […]
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預計2050年肝癌患者翻倍 六成肝癌病例可預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 […]
科大研發新型AI醫學影像技術 大幅降低99%輻射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術,只需利用極少量X光影像,即可 […]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