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標靶藥效勝化療 與瘤共存不是夢

標靶藥效勝化療 與瘤共存不是夢

02-01-2015

 香港「頭號殺手」肺癌2011年有4401宗新症,是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症,有3789宗死亡個案,死亡率在十大癌症中稱冠,男女的發病年齡中位數皆是71歲。近十年的新症個案保持平穩,死亡率下跌近一半,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屬第三至四期,能動手術的只佔兩成,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為50-70%,而第四期只有少於5%,較其他癌症低。

 

其實超過一半肺癌患者是非吸煙人士,這群非磷狀非小細胞患者,較適合使用標靶治療,包括四成EGFR基因變異患者,以及少於一成ALK基因變異患者。針對EGFR受體的基因變異,患者在轉移性第一線治療有二種標靶藥物可選擇,包括Erlotinib GefitinibAfatinib而針對ALK基因變異,暫時只有Crizotinib一種。

 

本地、歐洲、台灣、中國等地的研究皆證實了第一線治療應使用標靶藥物,取代傳統的化療,因為病情控制較佳,副作用較少。但大部分小細胞腫瘤和磷狀腫瘤皆不適合使用標靶治療,這類病人多是吸煙人士,病情較為惡性。由於傳統肺片的敏感度較低,吸煙等的高危一族可考慮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ow dose CT, LDCT)

 

一位六旬伯伯,08年發現肺癌時,癌細胞已擴散,不能動手術,並驗出EGFR基因變異。他一直服用標靶藥至今,副作用是皮膚較乾燥、帶些紅點,但在醫生適當處理下,對生活質素並沒構成太大影響。這位老人現在活得很快樂,還不時帶同孫兒來覆診。可見即遇上頭號殺手,並不代表走到生命盡頭,積極面對才是上策。

 

 

 

梁廣泉醫生  DR. Leung Kwong Chuen Angus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HK)
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FRCR
香港放射醫學院院士
FHKCR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
FHKAM (Radiology)
卡的夫大學紓緩醫學深造文憑
PG Dip Pall Med (Cardiff)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