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化療是漫長抗癌之路的其中一關,但副作用是導致嘔吐,調查發現,近六成人指嘔吐嚴重打擊其抗癌意志,近兩成人因而無依時依量接受療程。專家解釋,化療藥物直接刺激腦部的「嘔吐中心」及破壞胃部細胞,引致嘔吐,提倡「三合一」止嘔方案,以新一代止嘔藥「NK1神經激素受體對抗劑」,結合類固醇及血清素受體對抗劑,達致「零嘔吐」。
化療引發的嘔吐可分為急性嘔吐、延遲性嘔吐及預期性嘔吐。急性嘔吐是在治療後廿四小時內出現嘔吐;延遲性嘔吐是在治療後兩至五天內出現。預期性嘔吐則指患者曾於化療後嘔吐而存心理陰影,以致未進行下一次化療已引發嘔吐。外國調查發現,約三分一患者會出現預期性嘔吐。
香港造口人協會與展晴社今年三月至六月訪問約四百名曾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大部分患大腸癌或乳癌。結果發現,七成七人接受化療後曾嘔吐,三成半人曾出現預期性嘔吐,近兩成受訪患者稱因擔心化療副作用,無依時依量接受療程。
中大腫瘤學系副教授陳林解釋,嘔吐是化療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因化療藥物會直接刺激腦部的「嘔吐中心」,並破壞胃部細胞,引起噁心及嘔吐的反射反應。他補充,化療引起的嘔吐「可大可小」,嚴重的可引致食道撕裂及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須中斷治療。
五十歲以下女性、以往較易暈船或暈車,以及較易焦慮的人屬化療後嘔吐的高危一族。乳癌及睪丸癌患者,因多以高度致嘔藥來治療,亦屬高危一族。
陳指出,近年醫學界提倡「三合一」止嘔方案,以新一代止嘔藥「NK1神經激素受體對抗劑」,再結合血清素受體對抗劑及類固醇藥物,從多方阻截嘔吐的信息傳至大腦,大減出現嘔吐機會。不過,用家或會出現頭痛和疲倦等輕微副作用,建議孕婦及對藥物敏感人士勿服用。
現時公立醫院免費資助病人使用血清素受體對抗劑及類固醇藥物,配合新止嘔藥每次療程費用約六百元。他又建議患者少食多餐,選擇清淡食物,並多外出呼吸新鮮空氣,減低嘔吐風險。
五十七歲的Moon(化名)年中確診患乳癌,在接受化療前服用新止嘔藥。她表示未曾嘔吐,睡眠質素及精神均理想。
—————————————————————————————
( am730 )
化療嘔吐不容忽視 醫學界倡新方案抗癌
香港造口人協會及展晴社於今年3月至6月期間,訪問401名曾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受訪者主要是大腸癌及乳腺癌患者,結果發現近八成患者接受化療後曾嘔吐,三成半患者則曾出現預期性嘔吐(即首次嘔吐造成他們頗大的心理作用);逾三成更曾向醫生要求避免採用化療。另外,以0分至10分,10分為嘔吐對患者抗癌意志最大,近六成受訪者評逾7分。
中文大學腫瘤學系副教授陳林指,化療後嘔吐可分為3類:急性嘔吐(治療後24小時內發生的嘔吐)、延遲性嘔吐(用藥後第2至5天引發的嘔吐),及預期性嘔吐,而嘔吐或噁心往往令患者恐懼並逃避治療,一般以女性、50歲以下及較容易焦慮者等,為化療後嘔吐的高危族。
近年,本港醫院普遍採用新一代止嘔藥「NK1神經激素受體對抗劑」,將其結合傳統治療方案中的血清素受體對抗劑及類固醇藥物,阻截「嘔吐」的訊息傳至腦部,三管齊下減低嘔吐反應。陳林指,該「三合一」方案須視乎患者屬哪種治療方案及藥物配搭。當中,乳癌化療後嘔吐最常見,其他如肺癌及睪丸癌化療時所用的藥物「順鉑」,亦屬於高度致嘔性化療。
57歲的Moon(圖右)今年6月發現患上乳癌,當時按其腫瘤大小被診斷為第二期,其後於7月進行了切除手術。Moon表示,化療開始前,接受醫生建議,採用「三合一」止嘔方案,至今已接受兩次化療,都沒有出現噁心感覺及嘔吐,「仲會覺得開胃咗,而平日都會戴口罩去晨運和急步行」。
陳林稱,七至八成乳癌患者會有化療後嘔吐,採用新方案後,近九成則沒有出現急性嘔吐,及逾八成沒有出現延遲性嘔吐。而新方案沒太大副作用,惟屬病人自費藥物,若於公立醫院,每次化療使用新方案需約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