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訊】前列腺癌是本港男性常見癌症第四位,單是07年就有1,205宗新症。香港中文大學將機械臂輔助外科手術系統引入本港五年來,已成功為100名病人切除前列腺腫瘤。機械臂輔助前列腺切除術只需在腹部開六個細小傷口,臨床研究顯示,手術時輸血量比傳統開放式切除術少,也令病人住院期縮短一半,有助病人盡早康復。
記者:張文傑
(前列腺癌) 香港 機械臂巧切前列腺癌
機械臂巧切前列腺癌
2010年05月26日
葉錦洪教授(站立者)表示,機械臂切除前列腺癌較傳統開放式手術優勝。
【都市日報訊】本港患前列腺癌的人士愈來愈多,本港於05年引入機械臂的微創手術,中大一項研究顯示,利用機械臂切除前列腺癌的患者,在住院日數較短,而需要輸血的病人亦較少 。
中大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葉錦洪教授表示,在08年本港有1200人患前列腺癌新症,死亡人數為296人,近年更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估計是人口老化,以及西化的飲食所影響。
本港在05年將機械臂輔助外科手術系統引入本港,並應用於泌尿外科手術,已有100名病人接受手術。
中大在08年進行一項研究,把機械臂輔助前列腺切除術與傳統開放式前列腺切除術的治療結果作比較,結果發現利用機械臂切除腫瘤的病人,只有5%需要輸血,而傳統手術是65%的病人需輸血。
患者數目持續上升
機械臂手術的病人住院時間縮短,只需住院8日,而傳統手術則需17日;而使用尿喉的時間亦縮短,由傳統手術的病人需使用18日,縮短至12日。
70多歲的謝先生退休前,發現小便有問題,情況愈來愈差,於是便接受身體檢查,發現患前列腺癌。
由於謝太是醫護人員,便跟謝先生說,前列腺癌切除手術是一項大手術,會流很多的血,但謝先生還是接受手術,術後,謝先生不認為這是一宗大手術,沒有感到不適。
另一名患者、73歲的李先生,他從事建築業,於06年發現患病,08年接受手術,在術後3個月,已可返回工作崗位。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35385
機械臂切前列腺腫瘤
傷口細康復快 五年來百人受惠
蘋果日報 2010年05月26日
三名接受機械臂輔助切除前列腺腫瘤的癌症康復者,讚揚此技術令他們快速康復。王子俊攝
中大於05年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2,820萬元,設立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過去兩年中心已培訓超過200名外科醫生,熟習機械臂輔助技術。至今已有100名前列腺癌患者於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前列腺切除術。中大昨邀請80位受惠病人及家屬,舉行慶祝儀式及分享治療成果。
不用受傳統開刀痛苦
中大外科學系泌尿外科葉錦洪教授表示,根據中大08年進行的臨床研究,接受機械臂輔助前列腺切除術的病人,手術時輸血比率明顯較傳統開放式切除術低,約為5%對65%,住院期一般只需八天,比傳統開放式切除術的17天短;手術後需裝置尿管的時間為12天,比傳統少三分之一,有95%病人六個月後有效回復控制小便的能力。
受惠此技術的謝先生,現年76歲,十多年前當教師時,轉堂時經常要去小便,但不以為意。直至退休後多年,做身體檢查時才發現患有前列腺癌,兩年前接受機械臂輔助前列腺切除手術,腹部留下六個細小傷口,「換三、四次藥,幾日已經埋口,疤痕好淺色,唔係好覺。」他指此技術令他不用承受傳統式開刀帶來的痛苦,現時基本上完全康復,活動如常。
葉錦洪說,機械臂輔助外科手術系統適合早期至早中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如患者年輕及腫瘤範圍小,利用此技術能盡量保持前列腺旁有兩條影響性功能的神經線,令患者有五至七成機會維持部份性能力。
葉更即場示範以機械臂寫字及移動寫了「為了病人一切」標語,展示機械臂靈活性。由於機械臂輔助外科手術系統可透過3D螢幕,顯示病人體內立體形象,令醫生能伸展至傳統手術難以到達部位,提高手術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