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蘇子謙醫生 > 癌症病人長期食中藥的重要

癌症病人長期食中藥的重要

02-09-2021

癌症病人長期食中藥的重要

兩星期前在中央圖書館進行講座, 有聽眾問到 我之前的一位講者, 為何中醫建議癌症康復者都要一段長時間服食中藥。 那位講者亦都指出呢個係中醫學界對於癌症的共識。 至於要食幾耐呢? 就視乎病人癌症的期數。 我對呢一方面 亦有一點看法。

首先點解 中醫學界嘅共識都建議 ,病人需要服食一段時間的中藥。 這是由於中醫對於癌症發生的理解。 之前幾次都講過 中醫 認為癌症的發生主要是身體有一些廢物長期堆積在身體當中。 身體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把這些廢物清除。 慢慢這些廢物積聚在身體便會形成“積”, 再變成癌症。 假若身體的正氣在初期的時候還能夠把癌細胞 圍堵在一起, 這便是早期的癌症。 慢慢正邪相爭, 癌症越嚟越活躍那麼身體的正氣便不能把他圍堵在一邊, 形成淋巴轉移繼而再透過血液擴散全身。

所以中醫認為癌症病人體質 有一些是熱毒積滯 有一些是痰濕又或者血瘀積滯 。再有不同程度的正氣虛弱 ,例如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等等。 即止癌症已經切除又或者利用電療治療好。 但假若身體的體質沒有扭轉過來,那麼身體的大環境還是非常有利於癌症再度死灰復燃。 所以有些病人癌症已經治療好了, 但從中醫角度看舌頭看脈搏, 體質還未有改變。 所以這類的病人應該服食一段時間中藥, 按中醫的方法作為生活調適 ,把身體不正常的體質扭轉過來,減低癌症復發的風險。

我經常說癌症是一些種子, 身體的環境是土壤。 假如身體的體質即是土壤 並不有利於癌症發生, 癌症不可能落地生根在生長擴散出去。 單時把 植物種子拿走是不夠的, 泥土土壤的質素還要改變。 正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改變體質長期都要時間。

西醫方面其實都有類近的概念。

例如不少病人都問 點解三期一腸癌 黃某一些的乳癌病人明明做手術已經切清了, 術後的正電子素描也顯示沒有擴散, 還要做差不多半年 的化療呢? 甚至乳癌病人做完化療還需要食五年到十年的荷爾蒙藥呢? 其實即使最先進的電腦素描技術 看不到有擴散的癌細胞, 單從病人疾病的期數作風險評估, 可以推斷有一些殘留的癌細胞在血液或其他當中遊走。 所以需要作藥物治療去把這些微細的癌細胞一並清除。 呢一種比藥嘅方法叫做輔助性治療,adjuvant therapy. 已經有足夠的臨床數據證實可以減低復發增加生存率。

另外唔單止係化療同埋 荷爾蒙藥治療。 免疫療法 亦可以作為adjuvant therapy. 例如三期肺癌進行電療後都需要作一年的免疫療法來減低復發。 膀胱癌和腎癌 作手術治療後 最新的數據顯示利用一年的免疫療法可以大大減低復發的機會。 這些都只是例子, 證明利用免疫療法也可以把這些微細的癌細胞殘餘分紙清除

其實現在的 化學分子技術越嚟越先進。 即使掃描看不到癌細胞, 現時已經可以湊個抽血或者其他身體的液體進行 高敏感度的次世代基因排序。 發現原來癌細胞例如是乳癌或者大腸癌在手術切除後, 血液當中還有一些 遊走性的癌細胞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 這種情況外們稱作 Molecular (or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而近來的數據顯示 這些在血液中的dna水平高低, 和疾病番發的風險有直接關係。 所以現今的研究已經開始把病人用血液中的癌症dna分為不同的風險組別, 才決定需要用多久的化療 或其他藥物治療。

現在發現在不同的癌症當中也有一種情況就是無論做足曬輔助性的化療或免疫療法 病人血液當中還有circulating tumour DNA, 水平未降到零。 呢種病人便需要用更加多的藥物去 治療, 否則很容易復發。 呢個喺學術上 照做intensifying therapy.

但係呢一種抽血檢驗癌細胞dna 暫時還停留在研究階段。 但看而家的趨勢我相信不出兩三年將會成為平日臨床所抽驗的工具。

另外中醫藥方面 傳統上去看病人的體質有否改變, 主要是要靠望聞問切四方面去斷定。 有趣的是不少病人吃中藥之後也會發覺自己的 面色 氣息和氣力有所改變。 有些病人甚至會定期看自己舌頭的顏色。

至於長期食中藥的定義有些學者定為一年有些甚至講兩年到五年都不等。 但是想想假如以後可以用circulating DNA 的方法監察,來斷定食中藥的 所需要的時間 相信可以更加準確地 斷定食中藥的end point.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及註冊中醫師)

 

#中西醫結合
#蘇子謙醫生
#蘇子謙中醫師
#癌症治療
#癌症中西醫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