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博客 > 林慶順教授 > 金針菇抗癌?

金針菇抗癌?

22-04-2019

金針菇抗癌?

讀者Eric Chou在2019-3-1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有關金針菇和褐藻醣膠抗癌的真真假假。我會用兩篇文章來分別回答這兩個問題。下面是有關金針菇的問題:

請問林教授,我閱讀一本保健書中提到金針菇的抗癌作用,提到金針菇富含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又具體提到1997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金針菇含有一種分子量200kDa的葡聚醣可促進淋巴細胞增生;還有中研院的研究說含有一種真菌免疫調節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five, FIP-five), 餵食小鼠後會誘導淋巴球產生細胞激素…..

小弟曾讀您的文章,覺得如此巨大的分子應該是無法被消化道吸收的,那麼這些分子究竟是如何運送到免疫細胞發揮作用的呢?還是直接跟腸黏膜細胞產生反應呢?小弟翻閱一些生理學的書籍,似乎都沒有提供這樣的解說…

非常感謝您撥冗解惑。

的確,網路上可以看到一大堆金針菇抗癌的文章和影片,而這些資訊也都會特別說這是有科學根據的。例如,它們會說是日本某大學,新加坡某大學,香港某大學,台大,中研院,等等的研究團隊做出來的。

一篇2017-1-10發表的金針菇抗癌,可成功殺死95%癌細胞?還這麼說:

陽明藥理研究所教授潘懷宗:「有這個多醣體,吃進去之後,可以促進身體所謂自然殺傷細胞的增生而變多,因為它變多、變強了以後,就能夠撲殺身體裡面的癌細胞、撲殺身體裡面的病毒,所以可以造成所謂的預防癌症,或者治療癌症這樣的效果。」 

還好,在這一遍金針菇抗癌的浩瀚大海中,很難得地看到一篇算是撥亂反正的文章吧:(2015-4-1蘋果日報)【Dr說】別再傳了 吃金針菇抗癌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郭嘉駿說,多醣體的確在部分動物試驗報告中,證實有抗癌功效,但這是萃取高濃度多醣體所做的動物試驗,民眾吃金針菇無法獲取相同劑量的多醣體,罹癌仍應就醫治療。郭嘉駿表示,吃菇類可攝取多醣體,但經過消化道後分解後,多醣體濃度降低,光靠吃金針菇不可能達到動物試驗的高濃度劑量,且癌症成因複雜,非攝食單一食物就能預防或治療,循正確管道就醫才有機會找回健康。

事實上,第一篇金針菇抗癌的論文是發表於1963年(Flammulin, a basic protein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with antitumor activities)。可是,說起來實在夠可憐,都已經快60年了,到現在連一篇金針菇抗癌的臨床研究論文都沒有。

這60年來,金針菇抗癌的擁護者,一下子說是金針菇裡的A分子抗癌,一下子又說是B分子,一下子又說是C分子。搞了個半天,似乎金針菇裡的每一個化學元素都能抗癌。

但是,就如讀者Eric Chou所說,這些所謂的抗癌化學元素,要嘛就是大分子的醣(聚醣),要嘛就是蛋白質。它們是如何能躲開被消化分解的命運,然後又能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然後又會神奇地找到癌細胞,然後又會使出什麼絕招把它們殺死?

至於Eric Chou所說的「真菌免疫調節蛋白」(簡稱FIP),我們就來看一篇今年發表的綜述論文。它的標題是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s: characteristic, potential antitumor activities and their molecular mechanisms

這篇論文是很有系統地把過去幾十年來有關「真菌免疫調節蛋白」做了一個總整理,而其中的這一段話,是最值得引人深思的:

Most researchers studying FIP functions hope that one of them will become a potential new class of pharmaceutical drugs. Our previous study revealed that >600 genes were involved in 96 biotic processes in FIP antitumor action. However,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are complicated and remain unclear.(大多數研究FIP功能的研究人員希望其中之一能夠成為潛在的新型藥物。 我們之前的研究顯示,FIP抗腫瘤作用的96個生物過程涉及大於600個基因。 但是,作用的機制很複雜,也仍然不清楚。)

96個生物過程!大於600個基因!很複雜!不清楚!

所以,您應該看得出來,要證明「真菌免疫調節蛋白」具有抗癌功效,是有多困難了吧。

而縱然奇蹟出現,取得證明,那也是用「真菌免疫調節蛋白」做出來的,而不是金針菇本身。

要達到每公斤體重每兩天吃10毫克「真菌免疫調節蛋白」的有效劑量(用老鼠做的實驗),您就需要每兩天吃3公斤的金針菇。您吃得了嗎?

 

總之,金針菇是否真的能抗癌,就讓大學教授有個課題可以申請研究經費,讓研究生有個碩士論文可以寫。至於您,喜歡吃就吃,但可千萬不要太天真,以為只要吃了金針菇,癌就會跟您說掰掰。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檢查】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黎逸玲醫生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