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蘇子謙醫生 > CAR-T cell 免疫療法就是下一個Tesla???

CAR-T cell 免疫療法就是下一個Tesla???

13-02-2021

CAR-T cell 免疫療法就是下一個Tesla???

今日年初二是開年之日子, 尋日已經預告今日會講少少嶄新醫療資訊, 而且真係有機會 “發財”. 昨日大年初一筆者的親戚已經問我, 究竟今日會講啲乜嘢呢?

首先呢個唔係財經頻道, 平時唔會教大家點樣買股票. 不過撞正今日是大初二, 大家成日新年都講 “恭喜發財”, 今日就講呢一個題目, 真係”身體健康恭喜發財 “兩樣都有關係. 事先聲明, 這裏不涉及任何直接投資建議, 任何股票或基金, 價格可升可跌, 一切投資決定請自己諗清楚.

相信大家都會同意, 喺未來這十年, 整個新經濟爆發點, 將會係醫療科技. 而其中一樣最重要的醫療科技, 是治療癌症的各種免疫療法. 之前已經在要出youtube channel 講過而家普遍用的藥物check point inhibitors, 亦都喺上一post 講個癌症疫苗. 其實另外一種最為爆炸性的免疫療法, 就係 “細胞免疫療法”, 而其中一種這幾年較為出名的就係CAR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其實細胞免疫療法, 都有好幾種. 講返簡單原理. 我哋都知道其實身體入邊啲免疫淋巴細胞, 特別係T淋巴細胞 (以下簡稱 T cell), 係可以自己消滅腫瘤. 但係因為各種原因, T cell 的功能受到抑制或者阻礙, 在身體裏面無法有效消除細胞, 所以癌症便會發生. 根據這個理論, 可以用各種方法強化病人身體的T cell, 去到增強淋巴細胞的抗癌, 回復自身細胞攻擊癌症. 癌症便會不藥而癒.

其實這個概念由來已久, 第一代的T細胞療法, 最為簡單叫做 Adoptive T Cell Transfer Therapy. 方法是抽取癌細胞的組織, 從中抽取癌細胞附近的T Cells (tumour infiltrating T cell). 呢一啲T cells, 能夠進入到癌細胞附近組織, 即係代表佢哋可以認得到癌細胞的表面抗原. 但是問題是他得不到足夠的激發, 產生不了強勁的殺癌症能力. 但是這些T Cell 鑊抽水後可以在實驗室中打入一種淋巴細胞刺激因子(IL-2), 去強化他們的能力和讓佢哋細胞分裂, 產生更加多數量的T Cells. 最後利用化療去清除病人身體的其它淋巴細胞, 最後就將呢些已經強化了的T cell 重新注射返病人的體內, 讓這些強化了的T cell 可以遊走全身去攻擊餘下的癌細胞. 另外也可以加強 T cell 表面去變成癌細胞T Cell Receptor, 令到T cell 可以更容易認得出癌細胞表面的抗原, 從而增加細胞的機會 (即係俗稱的點相!)

但是第一代的T細胞療法, 實際功效並非十分完美. 其中一個理由, 是行細胞有時不會把自身的蛋白抗原, 放在細胞表面俾你認得出. (學名上呢一種叫做 MHC 表達). 簡單講即使有強烈的T cell, 但係呢一啲癌細胞已經帶上了眼罩和口罩, T cell 根本冇辦法令佢哋出來, 所以發揮不了攻擊力. 而且癌細胞亦有其他去阻止T細胞激發啲信號. 所以近這幾年出產的CAR-T cell, 是透過了基因改造的T Cell. 開頭的步驟都是抽取病人體內的T Cell. 然後透過基因剪輯技術去加入一些強化的表面receptor, 亦即係所講的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 呢一種receptor和本身T細胞表面上的receptor 並不一樣.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可以認得出抗原, 不需要MHC 表達, 亦即係話就算癌細胞笠住麻包袋都一樣認得到佢! 識別能力強好多. 而且佢不需要其它訊號去激活, 只要一找到癌細胞這一種特別的T Cell, 就會馬上發揮抗癌功效殺死癌細胞. 而呢一種CAR技術已經發展了第四代.

在2017年, 利用這種技術治療頑固性的B淋巴癌症, 獲得了美國FDA 正式批準使用. 療效十分之顯著. 即使在這些其它自然都已經全部失效的病人當中, 也差不多有八成都有反應. 而且不少能夠完全治癒. 農曆新年前從報紙看到瑪麗醫院也利用這種技術治療一個年輕患者, 成果令人振奮.

這一種科技, 暫時雖然只有兩種癌症可以使用, 但係對於進行中治療其他各式各樣癌症的研究正在火速進行中. 例如是頑固性前列腺癌, 利用這種技術治療已經有初步的成果.

相信在未來這幾年, 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癌症可以利用CAR T cell 或類近的細胞免疫療法,得到痊愈. 而呢一種技術的普遍程度仍然只是萌芽階段. 理由是這種技術對於實驗室要求非常高, 需要有GMP 認證, 除了要絕對無菌操作, 還要各種基因技術剪輯的安全環境. 必先得到國際認可才可以運作. 暫時香港還沒有這種級數的實驗室設備, 需要和外國合作纔可以利用這種療法. 但其實本地兩間大學和科學園已經正在興建這種級數的設備, 所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全世界各地都可以普及使用.

現時為止這種療法是非常昂貴的. 要完成整個療程差不多要200萬港幣! 但係隨著這種技術越來越普遍, 再加上不同的科技公司競爭鬥快, 相信價格會慢慢回落. 而且假如這種療法真的非常有效, 相信不少人或政府是不會介意付出昂貴的價錢完全治癒癌症 . 所以可以呢一種免疫療法真的有機會成為醫學界中的Tesla! 實在令人興奮和鼓舞!

最後講少少投資, 不少親戚朋友問到,噉究竟普通人可唔可以作少少投資這種技術呢? 當然可以啦, 不少這些科技公司都是上市公司.
若然大家有興趣, 可以在下面留言” 恭喜發財”,

我會破例一次, 私信給你們.

(呢篇文章因為篇幅所限, 沒有詳細論述這一種療法的副作用. 同埋一些competitors例如Bispecific or Tri specific T cell engagers. 有機會再講!)

蘇子謙醫生
(臨床腫瘤專科)


什麽是免疫療法?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是指通過誘導、增強或抑制免疫反應的疾病治療方法。其中旨在引起或增強免疫反應的免疫療法,稱為激活免疫療法(activation immunotherapies),而減少或抑制免疫反應則是抑制免疫療法(suppression immunotherapies)。

免疫療法往往比現有藥物的副作用少,包括減少對微生物疾病的抗藥性反應。

基於細胞的免疫療法對一些癌症有效。免疫效應細胞如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等,通過針對腫瘤細胞表面的異常抗原,來共同幫助身體抵禦癌症。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擾素、咪喹莫特與細菌細胞膜組分等療法,已經許可進入臨床治療。其他研究有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7白細胞介素-12、各種趨化因子、人工合成的CpG寡去氧核苷酸和葡聚糖等,這些均已進入臨床和臨床前研究。

癌細胞懂得透過體內機制蒙騙免疫系統的偵測,主要利用免疫系統的檢查點PD-L1和PD-1,避開白血球細胞和T細胞而免被殲滅。免疫藥物盡量抑壓免疫系統的靶點,讓T細胞回復識別癌細胞的能力。

 

免疫調節劑

免疫調節劑是一類用於免疫療法的調節劑,包括各種重組、合成和天然的製劑。

調節劑 例子
細胞因子 干擾素、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趨化因子 CCL3CCL26、CXCL7
白細胞介素 IL-2、IL-7IL-12
其他 CpG寡去氧核苷酸、葡聚糖、咪喹莫特

抑制免疫療法

抑制免疫療法,是抑制自體免疫疾病中的異常免疫反應,或者降低正常免疫反應以阻止細胞或者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應。

· 免疫抑制藥物

免疫抑制藥物可以幫助控制器官移植和自體免疫性疾病。免疫反應依賴於淋巴細胞增殖,基於此免疫抑制劑用於抑制細胞生長。糖皮質激素是一類特定的淋巴細胞活化的抑制劑,而免疫親和素抑制劑則針對於T淋巴細胞活化目標;免疫抗體針對免疫反應的階段程度;其他藥物調節免疫反應。

· 免疫耐受

人體機能不會天然地對自身組織發動免疫系統攻擊。免疫耐受療法尋求重建免疫系統,在自體免疫疾病或接受器官移植情況中,使身體停止錯誤地攻擊自己的器官。並生成免疫力耐受或消除終身免疫抑制及伴生的副作用。它已經在器官移植、1型糖尿病或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中進行測試。

· 過敏

免疫療法可用於治療過敏。儘管過敏治療(如抗組胺藥或皮質類固醇)可以進行治療過敏症狀,免疫治療也可以降低靈敏度過敏原,減輕嚴重過敏反應。

免疫治療可以產生長期效果。免疫治療在一些患者中部分有效、或者一類患者完全無效,但它提供了減少或停止患者過敏症狀的機會。

該療法適用於有極度過敏或無法避免具體過敏原的患者。免疫療法一般不用於食品或藥物過敏。這種療法的人對過敏性鼻炎或哮踹特別有用。在免疫治療中的第一劑,增加微小的過敏原或抗原量。隨着時間的推移增加劑量,患者逐漸消除過敏性。這項技術已用於嬰兒疫苗,預防花生過敏。

 

【癌症知多D】免疫治療篇(EP.3) – 免疫療法同傳統化療有甚麼分別? (陳方婷醫生)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hk/免疫治療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