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4,200人參加「饑饉三十」 助養者呼籲讓愛傳出去

4,200人參加「饑饉三十」 助養者呼籲讓愛傳出去

27-07-2013

 

4,200人參加「饑饉三十」 助養者呼籲讓愛傳出去

由香港世界宣明會及叱咤903主辦的「饑饉三十」踏入第二天,「8小時體驗營」的營友於今天中午入營,匯合饑饉30小時的營友,合共近4,200名營友全情投入體驗飢餓和貧窮人的生活。今年全年饑饉活動的籌款目標為1,300萬港元,支持宣明會在貧窮地方推行各項糧食保障及發展項目。

今年活動踏入第三十年,主題為「Love Never Fails」。為了鼓勵營友堅持堅守饑饉精神,繼續以愛和行動救助更多貧窮飢餓的孩子,大會特別邀請了4名助養者,分享他們探訪孩子的經歷和助養之樂。張婷芝加入助養行列已經六年,兩年前親身到印度加爾各答探訪助養囡囡,感受良多。楊賀其以第一份薪水助養了內地江西省女孩,既有意義,亦讓他畢生難忘。蔡綺琪於2008年開始助養,現時已有4名助養孩子,年多前到了柬埔寨,親身了解孩子的生活。吳偉麟癌病康復後,令他更珍惜助人機會,兩年多前助養了柬埔寨囝囝,在年多前的探訪中與助養囝囝加深了彼此的認識。

現時,全球有8.7億人天天捱餓,即每8個人,就有1個要捱餓。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鼓勵捱餓的營友:「飢餓並非不能解決,只要我們齊心、堅持,是可以見到成果的。希望大家記住『饑饉三十』的經歷和感受,將饑饉精神延續下去,喚起更多人為多救飢餓孩子而努力。」

4,200名營友除了捱餓幫助飢餓孩子,也透過工作坊,了解飢餓問題。

4名愛心助養者分享探訪助養孩子的經歷和助養之樂,鼓勵營友「饑饉三十」活動過後,繼續以愛和行動,救助貧窮飢餓的孩子。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
【活動花絮】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醫生講座及乙型肝炎快速檢測站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於2025年7月12日與地區合作伙伴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 及 癌症資訊網,舉辦了醫生講座及乙型 […]
【華乳消息】第二炮重磅預告!《中調乳順》書展簽名會・解鎖中西醫抗癌智慧
由多位中西醫師聯合著作的《中調乳順:中西醫攜手戰勝乳腺癌大小事》,將於香港書展首度亮相!🎉 📚 中西合璧,共建 […]
保誠「住院保障調查」:不足四成受訪者有信心應付突發醫療開支僅29%擁有住院現金保障
• 多達六成已購買醫療保險的受訪者表示,對持續上升的醫療保費感到憂慮,反映 出大多數人對現有醫療保障的信心不足 […]
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於7月10日發表《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研究報告,就改善香港的晚期照顧政策提出 […]
港大醫學院開展全球領先基因相關治療臨床試驗以根除乙型肝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率先開展多項臨床試驗,針對創新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基因相 […]
鼻咽癌治療新突破:JUPITER-02療效倍增 促請盡快納入藥物安全網助低收入患者
【2025年7月10日,香港】鼻咽癌治療迎來歷史性突破,臨床研究證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的新方案顯著延長鼻咽癌患 […]
香港醫療制度壓力漸增 逾百跨界專家代表齊聚研討重大疾病醫保對策
由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及香港醫社基金會合辦的「探索香港未來:重大疾病醫保研討會2025」今天順利舉行。約150位來 […]
研究證「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助減患者困苦程度及家庭問題 總結 10 年成果 啟發癌症服務新導向
面對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為了全方位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防癌會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