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19歲患血癌學懂慢活人生 不會流淚的女生:情緒會誘發癌細胞

19歲患血癌學懂慢活人生 不會流淚的女生:情緒會誘發癌細胞

24-04-2019

19歲患血癌學懂慢活人生 不會流淚的女生:情緒會誘發癌細胞

 

 患血癌的Esther患病後學會忍耐和放鬆自己。

19歲是充滿希望和夢想的年齡,Esther卻在這年患上急病,原以為是場小感冒,最後卻確診血癌。在9個月骨髓輪候期,她深明生命控制權不在自己,由急性子學習「慢活」。移植手術的排斥反應令她再無淚水分泌,成為不會流淚的女生,但就笑言「執返條命,都係好小事」。而她更成為一名幫助同路人的社工,學懂在最差時刻做好心理準備,珍惜活著每一刻。

2006年對還是大學生的Esther來說是人生轉捩點。一個如常的上學日,她因感冒到學校診所求醫,醫生卻神色凝重地要求她去醫院做詳細檢查,並再三叮囑她不要有碰撞,很快她就經白車接載到醫院,抽骨髓化驗證實患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開始了她漫長的抗病生涯,

由坐白車入去起,基本上無出過去。

 

起初得悉患病,Esther感到難以置信,醫生告訴她要做3期化療,當時她鼓勵自己尚算年輕、聽聽話話,不用一年時間應可復原。直到檢驗發現她是染色體出問題,靠化療無法治癒,當下她一顆心沉下來:

開始認真想之後的路應如何走,因為可能隨時bye bye。

化療過程令Esther嚴重脫髮(右),她坦言難以接受。(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化療過程很痛苦,病發前Esther與一般青春少艾無異,喜歡打扮,擁有一頭長髮,然而治療卻令她脫髮,她直言很難接受頭髮逐少脫落,變到像「癩痢頭」,朋友探病都要帶假髮示人。有次Esther發高燒抽筋入ICU,她開始慢慢想,自己未必有命走出病房:

始終生命要走是控制不到,由害怕、抗拒到消化接受,那種失控感最難受。當明白生命主權不在自己,心反而會定一些。

 

在Esther病重時,媽媽一直悉心從旁照顧。雖然明白身邊人對自己的關心,但Esther認為「加油」是最難聽的說話,反而是媽媽的鼓勵最能令她覺得安慰:

「加油」最難聽,已經很努力仍然不夠。反而是媽媽看了一本英文書後說的話最合心,中文意思大致是「你很叻呀,做得好好」。對病人來說,很小事已經會令自己開心些。

在Esther病重時,媽媽一直從旁照顧她。(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患病前Esther是性急的人,9個月輪候移植骨髓卻消磨了她的韌性,讓她學習等待:

9個月是人生最漫長的等候期。做了這麼多治療,沒有骨髓移植也是一場空。每一次回去也沒有消息,空歡喜一場。前路茫茫,就算沒有就沒有,也希望知道結果。

 

所幸Esther最終獲骨髓移植,卻出現排斥反應,令她再無眼水分泌,長期要靠人工淚水來滋擾保護眼睛。她無奈稱,自己是真正「欲哭無淚」,就算哭起來都無淚水,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容易生病,頭髮亦變少,但她笑言「執返條命,都係好小事」。

Esther骨髓移植後出現排斥反應,令她再無眼水分泌。(湯炳強攝)

年輕人對未來充滿盼望,Esther亦不例外。患病前她想成為空姐、警察,但病發後眼見出院遙遙無期,她的願望變得很簡單。她曾在醫院寫過一份「To do list」:

如果有機會康復,我會記下想食甚麼、做甚麼、去哪裡旅行。生病時願望好簡單,只是想食魚蛋和西多士。

 

Esther 經休養後在2008年出院,並完成社工課程,幫助同類型患者。作為過來人,她更明白患者的心情和經歷。

我自己生病時,無論醫生、家人,都不及一個過來人活生生站在你面前,所建立到的信心。

Esther康復後成為社工,幫助同路人。(湯炳強攝)

生病令她學會忍耐、不要那麼執著。「慢活」成為她的個性,也是一份慣性。當不能達到一個標準要求,就訓練自己學習慢一些。她坦言也會害怕復發,壓力很大,但她明白情緒會誘癌細胞,因此會適時叫自己暫停,要take a break:

在生病過程中,我學懂一樣東西: “Prepare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 就算是最差的情況,我們都要做好心理準備。

 

有關Esther患病前後與丈夫的經歷,請【按此】

撰文 : 陳昊淋 TOPick記者

文章來自: TOPICK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港大醫學院開展全球領先基因相關治療臨床試驗以根除乙型肝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率先開展多項臨床試驗,針對創新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基因相 […]
鼻咽癌治療新突破:JUPITER-02療效倍增 促請盡快納入藥物安全網助低收入患者
【2025年7月10日,香港】鼻咽癌治療迎來歷史性突破,臨床研究證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的新方案顯著延長鼻咽癌患 […]
香港醫療制度壓力漸增 逾百跨界專家代表齊聚研討重大疾病醫保對策
由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及香港醫社基金會合辦的「探索香港未來:重大疾病醫保研討會2025」今天順利舉行。約150位來 […]
研究證「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助減患者困苦程度及家庭問題 總結 10 年成果 啟發癌症服務新導向
面對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為了全方位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防癌會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會推動更多相關專注於癌症患者、康復者及照顧者的活動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 […]
在雷暴警告的陰影下,天公卻為我們帶來了美麗的陽光,賽事不僅精彩絕倫,更讓人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今天,一群專科醫生不僅在診所裡展現專業,還在球場上展示了他們的另一面!這次活動旨在支持 #初心慈善體育協會— […]
顧問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抽出寶貴的時間支持「Easy Ask」醫事問義務查詢計劃
在香港面臨經濟挑戰的背景下,我們的病人組織同樣受到不小的影響。隨著經濟環境的不穩定,資源變得愈加緊張,這使我們 […]
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愛跑友主持人劉Sir的引領下,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限可能。
作為一名癌症康復者,劉Sir以跑步作為生活的起點,鼓勵每一個人勇敢向前,因為”生命影響生命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