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19歲患血癌學懂慢活人生 不會流淚的女生:情緒會誘發癌細胞

19歲患血癌學懂慢活人生 不會流淚的女生:情緒會誘發癌細胞

24-04-2019

19歲患血癌學懂慢活人生 不會流淚的女生:情緒會誘發癌細胞

 

 患血癌的Esther患病後學會忍耐和放鬆自己。

19歲是充滿希望和夢想的年齡,Esther卻在這年患上急病,原以為是場小感冒,最後卻確診血癌。在9個月骨髓輪候期,她深明生命控制權不在自己,由急性子學習「慢活」。移植手術的排斥反應令她再無淚水分泌,成為不會流淚的女生,但就笑言「執返條命,都係好小事」。而她更成為一名幫助同路人的社工,學懂在最差時刻做好心理準備,珍惜活著每一刻。

2006年對還是大學生的Esther來說是人生轉捩點。一個如常的上學日,她因感冒到學校診所求醫,醫生卻神色凝重地要求她去醫院做詳細檢查,並再三叮囑她不要有碰撞,很快她就經白車接載到醫院,抽骨髓化驗證實患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開始了她漫長的抗病生涯,

由坐白車入去起,基本上無出過去。

 

起初得悉患病,Esther感到難以置信,醫生告訴她要做3期化療,當時她鼓勵自己尚算年輕、聽聽話話,不用一年時間應可復原。直到檢驗發現她是染色體出問題,靠化療無法治癒,當下她一顆心沉下來:

開始認真想之後的路應如何走,因為可能隨時bye bye。

化療過程令Esther嚴重脫髮(右),她坦言難以接受。(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化療過程很痛苦,病發前Esther與一般青春少艾無異,喜歡打扮,擁有一頭長髮,然而治療卻令她脫髮,她直言很難接受頭髮逐少脫落,變到像「癩痢頭」,朋友探病都要帶假髮示人。有次Esther發高燒抽筋入ICU,她開始慢慢想,自己未必有命走出病房:

始終生命要走是控制不到,由害怕、抗拒到消化接受,那種失控感最難受。當明白生命主權不在自己,心反而會定一些。

 

在Esther病重時,媽媽一直悉心從旁照顧。雖然明白身邊人對自己的關心,但Esther認為「加油」是最難聽的說話,反而是媽媽的鼓勵最能令她覺得安慰:

「加油」最難聽,已經很努力仍然不夠。反而是媽媽看了一本英文書後說的話最合心,中文意思大致是「你很叻呀,做得好好」。對病人來說,很小事已經會令自己開心些。

在Esther病重時,媽媽一直從旁照顧她。(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患病前Esther是性急的人,9個月輪候移植骨髓卻消磨了她的韌性,讓她學習等待:

9個月是人生最漫長的等候期。做了這麼多治療,沒有骨髓移植也是一場空。每一次回去也沒有消息,空歡喜一場。前路茫茫,就算沒有就沒有,也希望知道結果。

 

所幸Esther最終獲骨髓移植,卻出現排斥反應,令她再無眼水分泌,長期要靠人工淚水來滋擾保護眼睛。她無奈稱,自己是真正「欲哭無淚」,就算哭起來都無淚水,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容易生病,頭髮亦變少,但她笑言「執返條命,都係好小事」。

Esther骨髓移植後出現排斥反應,令她再無眼水分泌。(湯炳強攝)

年輕人對未來充滿盼望,Esther亦不例外。患病前她想成為空姐、警察,但病發後眼見出院遙遙無期,她的願望變得很簡單。她曾在醫院寫過一份「To do list」:

如果有機會康復,我會記下想食甚麼、做甚麼、去哪裡旅行。生病時願望好簡單,只是想食魚蛋和西多士。

 

Esther 經休養後在2008年出院,並完成社工課程,幫助同類型患者。作為過來人,她更明白患者的心情和經歷。

我自己生病時,無論醫生、家人,都不及一個過來人活生生站在你面前,所建立到的信心。

Esther康復後成為社工,幫助同路人。(湯炳強攝)

生病令她學會忍耐、不要那麼執著。「慢活」成為她的個性,也是一份慣性。當不能達到一個標準要求,就訓練自己學習慢一些。她坦言也會害怕復發,壓力很大,但她明白情緒會誘癌細胞,因此會適時叫自己暫停,要take a break:

在生病過程中,我學懂一樣東西: “Prepare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 就算是最差的情況,我們都要做好心理準備。

 

有關Esther患病前後與丈夫的經歷,請【按此】

撰文 : 陳昊淋 TOPick記者

文章來自: TOPICK

城中活動

2025-04-12 12:30 下午 維多利亞港帆船賽暨體驗日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中大成功識別「血漿EB病毒DNA」癌症相關分子特徵 大幅提升鼻咽癌風險預測準確度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透過次世代DNA測序技術,成功識別鼻咽癌癌細胞釋放的血漿EB病毒DNA分子特徵, […]
活動花絮|「知己知彼- 神經內分泌瘤」專題講座
感謝各位出席「知己知彼- 神經內分泌瘤(NET)」專題講座!NET 是一種罕見的癌症,在香港每年僅有約150至 […]
研究反映私營醫療服務醫患資訊不對稱 價格欠明確 消委會倡5大建議增收費透明度 建信心保價值
過去十年,由於人口高齡化和預期壽命不斷增長,導致香港醫療服務需求激增。本港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由2013/14年 […]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活動花絮(六)
為期兩日的「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肺癌交流研討會」在最後一天下午,大家的熱情依然高漲。多位專 […]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活動花絮(五)
「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肺癌交流研討會」於上周六開幕後,下午的學術交流環節中再掀高潮。多位專 […]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活動花絮(四)
上周末(2025.2.15-16),香港銅鑼灣富豪酒店舉行的「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肺癌交流 […]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活動花絮(三)
  由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資助,歷經半年籌備的「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醫患陪你跑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跑手《醫患陪你跑》隊伍: 吳劍邦醫生 馬偉傑醫生 黃韻婷中醫 Clark Ch […]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活動花絮(二)
作為一個由癌症康復者組成的自助組織,很榮幸能夠獲得各界支持成為首次舉辦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的主 […]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活動花絮(一)
「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第一天活動結束,感謝今天參加研討會的嘉賓、講者及參加者。 好榮幸能凝聚 […]
【基因檢測|精準治療】基因檢測肺癌助對症下藥 個人化精準治療 提升抗病療效 | 蔡國強醫生
【基因檢測|精準治療】基因檢測肺癌助對症下藥 個人化精準治療 提升抗病療效 | 蔡國強醫生 癌症是本港的頭號殺 […]
【大學研究|FDA認證 】港大醫學院研發口服砒霜白血病藥物97%治癒率 首款全球化香港處方藥物 開創癌症治療新篇章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成功研發的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口服藥劑(藥用口服砒霜或ARS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