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癌病新症求助指南》 為癌症患者解疑難

《癌病新症求助指南》 為癌症患者解疑難

12-12-2018

《癌病新症求助指南》 為癌症患者解疑難

 

《癌病新症求助指南》是一本針對癌症患者經確診後,會面對的疑慮和困惑,並使用全方位角度解說癌症徵狀、治療、副作用、用藥和癌症資訊等範疇,並邀請不同層面的專家為患者作癌病治療導讀。 為了把這正面消息發放和廣傳,我們特此設辦了一個新書發佈會,嘉賓謝耀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左二), 潘仕寶註冊營養師(右一),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主管雷黃恩芳(右二)和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左一) 與大家分享了書中點滴。

 

全書內容分別有治療前預設、認識癌症、名人專家分享、與社福機構對話、癌症檢查與治療、各類援助申請及識問有著數等,透過患者在不同階段的需要而認識癌症。目的是鼓勵患者「信任醫生,莫錯過治療黃金時機」。

為了達到預期目的,我們誠邀不同專科醫生和醫療專家撰寫文章,排名不分先後,實
行全方位照顧患者所需,針對不同癌症部位,他們就癌症治療、個案分享以講解和傳遞相
關資訊,參予的專科醫生分別有︰

1. 頭頸癌︰謝耀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2. 肺癌︰區兆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3. 乳癌︰周芷茵外科專科醫生
4. 腸癌︰潘冬松外科專科醫生
5. 肝癌︰陳智仁外科專科醫生
6. 淋巴癌︰廖崇瑜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7. 前列腺癌︰張寬耀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8. 婦科癌︰蔡浩強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9. 上消化道癌症︰唐琼雄外科專科醫生
10. 精準醫療︰黃曉恩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
11. 身心靈輔導︰臨床心理學家李智群博士
12. 藥劑師︰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崔俊明會長
13. 營養師︰註冊營養師潘仕寶小姐 

藉由他們的分享以協助患者排憂解困,減省患者尋找癌症資訊的時間,有效和準確地接收正面資訊,並移除對癌症治療的謬誤。

此書的策劃和統籌、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說︰「出版此書目的是讓確診的患者和家屬能得到清晰、明確和有方向的導航,迅速地得到相關實用資料以解除疑慮,為未來治療和挑戰作好準備。與癌同行,抗癌路上不孤單,莫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以頭頸癌為例,他說︰「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放療及化療。療程開始前要預先檢查牙齒,電療期間要做頸部運動預防肌肉僵硬;亦要小心處理口腔黏膜炎等作用,否則或多或少影響到患者的治療進度或身體狀況。

至於化療的副作用就會導致嘔吐、噁心、食慾下降,亦會影響快速生長的骨髓細胞,引致白血球水平下降,令患者較易受感染,因而無法進行化療。雖然副作用大,現行也有很多輔助治療紓緩治療副作用,包括止嘔藥、止痛藥、消炎藥等,其實營養吸收也是重要一環,病人可以選擇含有精氨酸、核苷酸、奧美加三脂肪酸的「免疫營養」營養奶,或有助改善白血球水平,維持抵抗力,按時完成治療,增加治療的耐受性。

註冊營養師潘仕寶說︰「癌症患者在抗癌路上,必須有充足的營養才能有心有力應付一連串的治療。營養不良在癌症患者中很普遍,研究指約有20-70%的癌症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究其原因是患者食慾不振、能量和蛋白質需求增加及身體代謝改變,加上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如口腔黏膜炎、噁心、嘔吐、肚瀉、味覺改變等,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患者吸收營養。註冊營養師會依據病人的飲食習慣、治療副作用及身體的狀況,給予個人化的飲食建議,並紓解病人及家屬對癌症飲食的各種疑慮,更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進食量和減少體重流失,提升病人的生活質量。

病人應在胃口尚未受到影響的時候盡量進食,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質為基礎,多攝取肉類、魚類、家禽、蛋、豆腐、豆類和奶類等高蛋白質的天然食物,有助減少肌肉流失,為各種癌症治療或手術作出最好的準備。在治療開始後,應繼續保持均衡的營養攝取,若胃口受到影響,應諮詢註冊營養師調整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質為目標,並採取少食多餐的方法進食,避免因營養不良而引致免疫力變差的情況。」

是次銷售收益將不扣除成本,全部捐贈於銘琪癌病關顧中心,讓中心主任雷太分享這中心的設立目的、服務提供,如何為患者排憂解困,陪伴患者共度抗癌之路。雷太說︰「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的創辦人是Maggie,她在42歲時被確診患上乳癌和告知壽命只剩餘2~3個月。那時的Maggie頓覺孤單與無助,在此情況下,沒有人給予時間解釋病情,也沒有人與她傾談和關顧她的心情,她更不知癌症對她的未來日子有何影響﹖Maggie的自身經歷而啟發她想為癌症病人提供一個地方。所以我們的選址會考慮病人經常出入醫院而必須鄰近醫院,方便他們進出。中心設計會有家的感覺,讓病人輕鬆自在,有助紓緩情緒,具勇氣和信心面對癌病。」

 

文章來自: STARS HK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會推動更多相關專注於癌症患者、康復者及照顧者的活動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 […]
在雷暴警告的陰影下,天公卻為我們帶來了美麗的陽光,賽事不僅精彩絕倫,更讓人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今天,一群專科醫生不僅在診所裡展現專業,還在球場上展示了他們的另一面!這次活動旨在支持 #初心慈善體育協會— […]
顧問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抽出寶貴的時間支持「Easy Ask」醫事問義務查詢計劃
在香港面臨經濟挑戰的背景下,我們的病人組織同樣受到不小的影響。隨著經濟環境的不穩定,資源變得愈加緊張,這使我們 […]
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愛跑友主持人劉Sir的引領下,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限可能。
作為一名癌症康復者,劉Sir以跑步作為生活的起點,鼓勵每一個人勇敢向前,因為”生命影響生命R […]
衷心感謝Morris及保誠保險TopGear團隊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與大家交流!🌟
昨晚,#癌症資訊網 創辦人吳偉麟先生有幸與一眾年輕保險從業員聚會,分享本機構的使命、核心價值及未來願景。 交流 […]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 […]
【活動花絮】交換禮物 慈善優先謝票場
善寧會與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日前 (14/06-2025) 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英皇戲院舉辦電影《交換禮物》慈善優 […]
李嘉誠基金會向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捐贈「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ipsy 儀器 李嘉誠:「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先後向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捐贈兩部革命性的「肝癌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 […]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 開發癌症及代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