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國視野 / 癌症資訊網編輯室 > 【大灣區醫療】百濟神州加速佈局大灣區 創新抗癌藥明年有望供港

【大灣區醫療】百濟神州加速佈局大灣區 創新抗癌藥明年有望供港

22-10-2025

百濟神州(BeOne Medicines)(6160)近日宣佈,憑藉其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的國際化產能與認證優勢,有望於2025年通過香港「1+」新藥審批機制,向香港市場供應多款創新抗癌藥物,進一步推動「好藥港用」。

國際化產能助力灣區藥品供應

作為一家立足中國、佈局全球的生物科技公司,百濟神州自2017年於廣州設立生產基地以來,持續專注於大分子藥物及臨床試驗用藥的開發與生產。台灣、香港及澳門總經理陳益雅表示:「廣州基地憑藉先進設施與國際認證,將充分發揮香港『1+』機制的潛力,加速創新藥物引進香港及大灣區市場。」

三大生產基地分工明確,廣州聚焦創新藥

目前,百濟神州在廣州、蘇州及美國的生產基地各有側重,其中廣州基地主要聚焦大分子創新藥,除供應內地市場外,亦已佈局印尼、印度及韓國等出口市場。該基地現有面積達15.8萬平方米,年產能為6.5萬升。截至今年底,其重點產品「百澤安」(實體腫瘤治療藥物)已累計生產約1500萬支,並仍具擴建空間。

香港及澳門業務副總監鄭永康指出,隨著更多藥品在香港獲批上市,廣州基地有望於明年啟動對港供貨,不僅提升供應效率,也將帶來更佳的成本效益。

在港藥物覆蓋逾240患者,BTK抑制劑佔銷售七成

目前,百濟神州在香港已有三款藥物上市,其中BTK抑制劑因患者需長期用藥,銷售貢獻佔比達七成,連同PD-1抑制劑與IL-6抑制劑等,已累計服務約240至250名港澳患者。

臨床用藥計劃啟動,收集真實世界數據

為進一步回應患者需求,百濟神州本月起已在香港多家政府醫院開展臨床用藥計劃,為數十名肺癌及胃癌患者提供藥物並收集臨床數據,致力推動更多患者受惠於創新治療。

明年擬通過「1+」機制引進兩款新藥

此外,鄭永康透露,集團計劃於明年通過「1+」機制申請引入包括BCL-2抑制劑在內的兩款新藥,並將在廣州生物島創新中心針對白血病、膽管癌等疾病領域,探索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推動合作研發與收購機會。

病人組織:盼擴大適應症、加快引進速度

是次發展也獲得本地病人組織的積極回應。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表示,期望藥品適應症能持續擴大,讓更多患者受惠。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則指出,儘管「1+」機制有助加快新藥註冊,但仍期望可進一步提速,並引入更多先進藥物供患者試用。

續推資助計劃減輕患者負擔

未來,百濟神州將繼續配合香港政府的藥物資助政策,推動創新抗癌藥物通過關愛基金、撒瑪利亞基金等渠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實踐「研藥惠民」的承諾。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

王英群 百濟神州副總裁,廣州基地總經理
陳益雅 百濟神州台灣暨港澳地區總經理陳益雅 General Manager, Taiwan, Hong Kong & Macau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