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其他 > 【癌症殺手】胰臟癌難發現 體重減輕上腹疼痛應留意

【癌症殺手】胰臟癌難發現 體重減輕上腹疼痛應留意

16-04-2024

過往提到「癌中之王」,胰臟癌及膽管癌定必位列榜首。除了因為它們難以早期被察覺外,其病情又快速惡化或擴散,往往發現後生命亦將之急逝。在最新的2021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中,胰臟癌是第十位常見癌症(女性新症534宗,男性582宗),更錄得889宗死亡個案,是第四位癌症殺手。

胰臟的結構

胰臟(Pancreas)是消化系統的一個長形扁平腺體(也稱胰腺), 長約12 厘米, 位於左上腹部的後腹膜腔內,在胃的後面,脾臟與 十二指腸之間。 胰臟分成三部分,包括:胰頭、胰體和胰尾。胰頭位於右側,被 十二指腸包圍,胰體佔胰臟的大部分,胰尾末端朝左上方與脾臟相鄰。

胰臟的功能

胰臟可說是一個特殊的內臟器官,是人體內唯一的一個既是外分泌 腺又是內分泌腺的腺體。

外分泌(Exocrine):負責製造胰汁,經胰管流入十二指腸, 分解食物裡的醣、蛋白質和脂肪。

內分泌(Endocrine):負責製造多種荷爾蒙,其中包括胰島 素(Insulin),直接滲入微血管,隨血液流遍全身,協調血 糖水平和其他新陳代謝。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便會升高,引 發糖尿病(Diabetes);而胰島素分泌過多分則會導致低血 糖症。

胰臟的表面凹凸不平, 屬結締組織, 中間有一條帶有短分支的細長胰管 (Pancreatic Duct),由胰尾直達胰 頭,將胰臟分泌的胰汁(Pancreatic Juice)輸送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 食物。同時,胰管亦負責把由肝臟分 泌的膽汁(Bile)輸送到膽管(Bile Duct),讓胰液和膽汁混合並流入膽 囊。假若膽管阻塞,膽汁難以流入十二 指腸,便會積聚形成黃疸症(Jaundice), 常見的症狀是皮膚和眼白變黃。

認識胰臟癌

當胰臟細胞一旦失控地增生,並侵犯身體其他正常細胞,便形成胰臟癌。從病理分析,約90%的胰臟癌屬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約70%胰臟癌發生在胰頭,20%發生在胰體和胰尾,餘下的10%為許多小腫瘤遍布整個胰臟。胰臟癌在芸芸癌症之中惡性度較高。由於胰臟深藏於腹腔內,位置隱蔽,因此胰臟癌症狀難以覺察,大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屆晚期,加上胰臟癌有明顯的早期擴散傾向,傳統化療和放射治療效果亦不理想,故胰臟癌的整體預後情況較差。

胰臟癌的成因

迄今為止,醫學界仍未掌握胰臟癌的確切成因,也未能百分百確定誰是高危族群,因為它與遺傳、性別、飲食習慣等似乎沒有顯著的關係。而慢性胰臟炎和胰臟癌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未成立,只是這類患者通常因慢性胰臟炎而接受檢查,並從中發現腫瘤。

胰臟癌風險因素

最理想的做法,是像其他癌症一樣追蹤高危族,定期安排檢查,希望找出未有症狀的早期患者。綜合醫院管理局和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數據顯示,胰臟癌較常見於45 歲以上的人士,而且大部分符合以下風險因素:

• 慢性胰臟炎

• 糖尿病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上胰臟癌的機會 較非感染者高出兩倍

• 胰臟癌家族史

• 相關的遺傳病家族史,包括 BRCA 基因突變和Lynch 綜合症等

• 年齡增長,尤其 45 歲後

• 吸煙:患上胰臟癌的風險比一般人至少增加一倍,大約有 20%至30%的胰臟癌被認為是由吸煙引起

• 肥胖: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而在英國, 約10%的胰臟癌病例與超重有關

• 不良飲食習慣,例如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類

• 攝取過量酒精:飲酒可導致慢性胰臟炎,約 70%慢性胰臟炎 是由長期大量飲酒引起,而慢性胰臟炎正正是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胰臟癌的臨床症狀

症狀難以覺察,當腫瘤漸漸增長,便會陸續出現以下症狀:

• 上腹疼痛
• 腹部脹滿感或作嘔
• 食慾減退
• 背痛
• 黃疸(眼白和皮膚變黃)
• 體重減輕

胰臟癌的診斷

胰臟位於後腹,被胃等器官擋住,一般的腹部超聲波未必看到異 常;驗血測量癌指數,其靈敏性和準繩度也不太高──癌指數受很 多因素影響,或會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只能作為參考。要準 確診斷胰臟癌,必須經過一系列專門的檢查,其中比較主要的項目 包括:

• 驗血
• 影像檢查
• 抽取細胞組織

內容節錄自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認識胰臟癌》小冊子

更多胰臟癌資訊請參閱:
https://cancerinformation.com.hk/web/cancer/胰臟癌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