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Life︳女強人裸辭讀書患鼻咽癌失嗅覺 曾憤怒學會與後遺症共存決心助人
Healthy Life︳女強人裸辭讀書患鼻咽癌失嗅覺 曾憤怒學會與後遺症共存決心助人
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蘇瑞雯(Sandy)曾在金融機構工作超過十年,在轉換事業跑道到大學進修之際,卻患上鼻咽癌,治療後更留下失去嗅覺、味覺等後遺症。所幸在醫護圑隊及身邊人的幫助下,她慢慢走出困境,學懂面對恐懼及後遺症共存,遂更用自身經歷去支援同路人。
Sandy曾任職記者,隨後轉到金融機構工作,每日承受著巨大壓力。為了實現夢想,她在40多歲時決定「裸辭」,到大學進修讀書。但在2017年,她發現自己突然流鼻血,而且有血塊從鼻咽倒流;自覺情況有異求醫後,確診患上第一期鼻咽癌,需立即停學接受33次電療。當她完成癌症治療,以為可以遠離癌魔之際,但卻在2018年收到鼻咽癌復發的惡耗,要接受「經口機器人手術」(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將鼻咽的癌細胞徹底切除。
(↓點擊圖片放大↓)


心理治療助面對心中恐懼
自確診患癌後,Sandy感覺晴天霹靂,同時心裡有好多憤怒,認為自己不煙不酒,又沒有做壞事,質疑「為甚麼是我」。所幸,在患病期間她正就讀表達藝術治療碩士,學到的知識剛好幫助自己慢慢面對恐懼及接納患癌事實。她透過畫禪繞畫及國畫紓緩情緒,同時又自製一本「打怪獸手冊」,希望從飲食、運動、心理變得健康,配合醫生打贏抗癌仗。 Sandy指當時除了媽媽外,剛出世的姪女豹豹、姪孫亦成為她治療期間其中一個強大精神支柱;為了看著他們成長而堅持接受治療。她提到,在抗癌期間其實承受著不少心理壓力,其中在製作電療用的模具時要赤裸上身,讓她尤其深刻。不過,那曾經讓她難受的過程,現在卻轉化為勇敢抗癌的證明,
|
(↓點擊圖片放大↓)












慢慢學習與後遺症共存
Sandy指出,鼻咽癌是眾多癌症中痊癒率相對比較高,但因為治療所帶來的後遺症亦很高,所以不少患者會開玩笑地說,「我們的生命是用後遺症換來的」。兩次抗癌治療令她出現口乾、口水腺分泌大減的後遺症問題;而且由於手術時切除了3厘米的鼻咽組織,令她失去嗅覺,味覺亦因此受到影響。 她指受後遺症影響要頻繁洗鼻,唱歌、行山等嗜好一度無法繼續;但隨著身體逐步康復,自己慢慢接納後遺症對生活的影響,學習跟後遺症共存,開始懂得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小確幸」,亦能再次享受山間之樂,
「照顧者、康復者、治療師」 3個身份連結同路人 Sandy在患上鼻咽癌前,曾作為照顧者陪伴患上末期癌症的爸爸,7年光陰讓她明白面對病人求診時,要照顧的不單止是一個病人,可能還有他的家庭。如今Sandy轉而成為一位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突然放棄了過百萬的高薪厚職,她笑指「金錢不是快樂的泉源」,而每次目睹病人求診後心態有所改變,在心底蔓延的滿足感,令她擁有有更堅定的決心去幫助他人,
Sandy坦言現在患癌的普及程度像便利店一樣,總有一個患者在附近,更開始有年輕化的跡象。作為病人組織「癌友之聲」(CPV)頭頸科召集人,Sandy致力分享坊間不同心理支援、醫療知識及財政援助的渠道,亦希望向患者進行更多教育推廣,讓病人知道在治療上也有話語權,主動與醫護圑隊溝通,建立「醫患同行」的概念。作為抗癌路上的過來人,Sandy希望患者們不要感到孤單,
|
(↓點擊圖片放大↓)






文章出處: 晴報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 /article/319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