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黃麗珊醫生 > 乳癌瑣碎事(12):乳癌手術後輔助化療新動向—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

乳癌瑣碎事(12):乳癌手術後輔助化療新動向—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

06-09-2021

乳癌瑣碎事(12):乳癌手術後輔助化療新動向—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

醫療發展日新月異,無時無刻都發現醫療新突破。對於乳癌病人而言,即使患上以前所稱為的「不治之症」 ,現時已成功研發不少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從而減低復發風險。同時醫療界亦進一步掌握乳癌的生物特性,助醫生更有效安排個人化的輔助治療方案。本文會集中向大家分析荷爾蒙受體陽性 (HER2受體陰性)乳癌病人的術後輔助化療新動向。

第一期或部分第二期的乳癌病人考慮採用乳癌基因檢測,避免「過度治療」(Overtreat或「不足治療」(Undertreat

臨床使用的乳癌基因檢測未被廣泛使用前,醫生會視乎病人的腫瘤大小,淋巴感染數量,乳癌類型(三重陰性、HER2陽性、管腔B型或管腔A型)以及其他病理特質,亦會視乎病人年紀及病歷以訂立手術後的輔助治療方案。不過,醫療界漸漸發現傳統所用的風險因素並未能讓醫生有效地篩選最適合需要化療的病人,變相出現低風險的病人採用化療,導致「過度治療」(Overtreat)的情況,而高風險的病人卻沒有使用化療,造成 「治療不足」(Undertreat)。

現時病人可以考慮透過乳癌基因檢測,化驗已經被切除的乳癌標本進行基因分析,用另一個更準確的層面估算荷爾蒙治療對輔助化療的成效,才決定進行化療。乳癌基因檢測可以篩選出低復發風險的病人。故此,腫瘤較小,涉及淋巴數量較少 (少於四粒)有機會免受化療之苦。


部分二期或第三期的乳癌病人
可以因應個別病人情況選用標靶輔助治療

一直以來,年紀較輕而病發(病發時少於35歲)都被視為高風險復發的原因,所以都建議年輕病發的乳癌病人進行輔助化療。但最近有數據顯示,年輕病人進行化療之所以有助改善病情,其實某程度是因為化療令她們提早停經,從而提升荷爾蒙治療的成效,並非單純化療成效。而提早收經以及服用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AI))幫助減少復發的機會,效果亦非常顯著,所以現在即使是年紀較輕的病人亦不一定需要接受化療。透過腫瘤基因分析,醫生更加了解腫瘤的特性,再建議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如果復發風險是中度的話(例如乳癌基因檢測RS score 16至25分),便建議使用停經針和服用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I)的治療方案,被稱為「降階治療方案」(De-escalation),以減少病人「過分治療」(overtreat)的情況,有助達致治療效果一樣,但大大減少不必要的治療副作用。

除了部分早期乳癌病人可以考慮「降階治療方案」,對於比較後期的乳癌病人亦會建議「升階治療方案」(Escalation)。 如果是高風險復發的病人,除了荷爾蒙藥加上化療以外,可以考慮採用兩年的輔助 CDK4/6標靶治療。有數據顯示,其中一種CDK4/6抑制劑有機會增加無復發存活期,但西醫學界仍會期待進一步醫學數據支持,所以這個現在還是比較前衛的醫學建議。如果病人是BRCA基因攜帶者的話,可以考慮一年的輔助 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希望可以進一步減低復發風險。由於每一個病人的情況都需經專業的分析,並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建議病人應先與主診醫生詳細討論。

治療選擇已經越來越多,而且醫學背後理論越來越複雜,明白每位病人及其家屬十分希望從網上得知最新的治療數據和資訊,但網上涵括了不同的醫學數據,並不是一般病人能夠自己解讀和消化。建議大家在網上了解部份資訊後,再與主診醫生就着自己的情況進行專業的討論和分析,才能有效選擇適合病人的最佳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1. https://ascopubs.org/doi /full/10.1200/EDBK _320595
  1. https://ascopubs.org/ doi/10.1200/JCO.20.02514?url _ver=Z39.882003&rfr_ id=ori:rid:crossref.org&rfr _dat=cr_pub%20 %200pubmed
  1. https://www.nejm.org/doi /10.1056/NEJMoa2105215?url_ ver=Z39.882003&rfr_ 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2 0%200pubmed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黄麗珊醫生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
【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8月27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二期—“皮膚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
【食管癌】 「食管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6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期—“診療食管癌,聽聽多學科 […]
【胃癌】 「胃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4月23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八期—“胃癌可治嗎?來聽聽專家 […]
乳癌手術的選擇困難症
從外科醫生角度來看,醫治乳癌患者最困難的部分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術前術後的諮詢和心理輔導。乳房和腋下淋巴位置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