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排解
我們有一群專業的醫護人員及相關朋友,隨時解答大家的疑難,立即提交疑問!
會員註冊
成為會員,可以第一時間接收由病患者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資訊,立即行動!
或許你會想看
最新調查發現香港市民對病毒性肝炎存有謬誤
定期檢測肝臟意識不足
四成受訪者誤以為肝炎可以透過空氣傳播
約六成受訪者誤以為與肝炎患者同桌進餐便會感染病毒
適逢7月28日世界肝炎日,為響應今年主題「肝炎不能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陳力元公佈最新一項有關香港巿民對病毒性肝炎的理解的調查結果,調查發現港人對乙型肝炎(乙肝)和丙型肝炎(丙肝)的傳播及預防方法仍存有不同程度的謬誤,對其預防及傳播方式更存有誤解,例如約有四成受訪者誤以為或不確定乙肝及丙肝可以透過空氣傳播、亦有約六成受訪者誤以為與乙肝和丙肝患者同桌進餐便會感染病毒。有見及此,社會各界應攜手加強大眾對病毒性肝炎的認知,鼓勵定期檢查,讓潛在患者獲得適切的診斷及治療。是次調查獲吉利德科學全力支持。
少於三成受訪者近兩年有接受肝臟檢查
這一項有關「香港市民對病毒性肝炎的認知程度、態度及行為」的網上問卷調查於去年2月訪問了500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結果顯示,部分受訪者對乙肝和丙肝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方法仍缺乏認識:
|
在預防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乙肝有較高的認識:
|
調查結果反映受訪者對定期檢測肝臟的意識不足,宜加強定期檢測的推廣:
|
籲社會各界提高認知 鼓勵檢查接受治療
陳力元教授指出,要在2030年前實現世界衞生組織消除肝炎威脅的目標具挑戰性,因為港人對肝炎的認知和求診的主動性嚴重不足,需要社會各界通力合作,從電視、社交網絡、諮詢醫護人士等不同渠道教育大眾病毒性肝炎知識,家庭醫生亦可留意病人的病史和家族史,鼓勵高風險人士定期進行肝臟檢查,以發掘更多潛在患者。他補充,乙肝未演變至肝硬化前,正是乙肝的黃金治療期,由於乙肝未必有明顯病徵,很多時候要透過患者接受身體檢查而無意發現。因此對於家屬、配偶屬已確診的高風險人士,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尤其是肝臟檢查。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乙肝病情將難以逆轉,轉時演變至肝衰竭和肝癌。
吉利德科學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區總經理李煌宏表示,是次調查結果顯示本港需要以更多元化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遞有關肝炎的訊息,此舉不但可以消除謬誤,同時可以做到鼓勵巿民定期接受肝臟檢查,令我們得以向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根據本地流行病學研究,目前本港約有54萬名乙肝患者及2.2萬名丙肝患者。世界衞生組織2016年頒布了《全球衞生部門病毒性肝炎策略》,期望國際間在2030年或之前,消除肝炎為全球所帶來的公共衞生威脅 。去年10月,香港政府為配合並實現世界衞生組織定下的目標,制定了《20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 ,從多方面著手減少病毒性肝炎在本港傳播及降低肝炎的患病和死亡數字。
個案分享
現年69歲,從事室內設計的黎先生,在25年前的一次的例行身體檢查中發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多年來靠藥物及定期覆診控制病情。黎先生是家中的幼子,家中7個哥哥和姐姐均是乙型肝炎帶菌者。由於父母早年已逝,因而無法得知自己是從何種途徑感染乙肝病毒。經過兩次檢驗,確定自己是乙肝帶菌者後,黎先生決定通知家人,其後7個哥哥和姐姐亦陸續確診乙肝,可幸的是妻子並未受到感染。有見及此,公立醫院為黎先生一家開設了家庭檔案,以監察各人病情。
患病多年,黎先生一直積極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定期覆診、改善生活習慣、遠離酒精去管理病情,但家中各人對乙肝的態度和病情管理不大相同,其中幾位家人因不同肝臟病變相繼離世,黎先生因此認為有必要加深對乙肝的認識,管理好病情,「哥哥和姐姐都有乙肝,不過各人對乙肝只有基本認知,部分人會自行服用中藥、未有做深入的身體檢查,甚至確診後沒有定期覆診,最終其中幾位家人的乙肝演變至突發性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並相繼離世。」
成為乙肝帶菌者之前,黎先生對病毒性肝炎完全無概念。他認為,推廣預防肝炎固然重要,但消除大眾對肝炎的謬誤更是刻不容緩,「曾經聽過有人指一同飲水或共同進食會傳染乙肝、甚至聽聞有人將酒精性肝炎與病毒性肝炎的成因混淆、或乙肝發展至肝癌才會致命的錯誤理解。」其中最令黎先生印象深刻,是一次參與病友組織活動時,對方聞言大驚,連他送贈的月曆都拒絕接受,原因是擔心乙肝病毒會透過黎先生手中的月曆傳播。他覺得,坊間對乙肝的錯誤認知或會令潛在患者延誤就醫,同時又有機會令病友過分擔憂,兩者都是不理想的情況,認為推廣肝炎的資訊要簡而精,傳遞的方法要受大眾所接受,例如:網絡、社交媒體等,從而令大眾容易理解和接受,提升他們對病毒性肝炎認知同時,喚起大眾定期進行肝臟檢查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