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癌症服務機構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癌症基金會身心靈健康服務 – 抗癌路上從不孤單

香港癌症基金會身心靈健康服務 – 抗癌路上從不孤單

16-06-2021

香港癌症基金會身心靈健康服務 – 抗癌路上從不孤單
一步步創辦身心靈健康服務     10年 間服務的癌症患者超過33萬人次
多方位照顧患者身心靈健康   透過正念培養積極正面的生命觀 

薛曉光女士(Shiao Kuang)是香港癌症基金會身心靈健康服務總監。她於1997年加入香港癌症基金會擔任編輯工作,直至2003年,基金會位於中環的服務中心希望為癌症患者提供療愈瑜伽課程,得知薛女士曾前往印度學習瑜伽,便邀請其到中心開班授課。有鑒課程反應熱烈常常爆滿,她意識到癌症患者對身心照顧的廣大需求,2011年,獲創辦人及總幹事羅莎莉女士支持下,正式於基金會創立身心靈健康服務,希望透過不同課程協助癌症患者強健身體、平靜心靈之餘,亦能藉著參與過程中培養他們正面的生命態度,促進自我療愈。

自開設身心靈健康服務10年期間,薛女士從未停止親身教導身心靈健康課程。因為她體會到,不只鍛鍊體力,心靈上的療愈對於不少癌症患者的康復之路而言也很重要。身心靈健康服務的課堂內容由當初只有瑜伽,逐步增加至現時的氣功、靜坐、繪畫療愈等十一個範疇,目的只有一個︰在輕鬆無壓力的環境下,引導患者紓解心中焦慮與壓力的方法,學習觀察及關注當下的身心,從而開展一連串內在轉化的歷程,令生命變得豐富及有意義。過去十年,有超過400位導師及助教參與教學,當中有不少導師為使用基金會服務的癌症康復者,他們盼以過來人身份,服務更多癌症患者得到健康。

加入癌症基金會逾24年,薛女士曾接觸不少受癌症影響的人士,與他們並肩同行,憑著熱誠用心服務。她亦遇到不少印象深刻的個案,其中一位參加長洲舉行的身心靈健康生活營的前列腺癌患者,於當時的活動分享中,這位男士直白地道出︰「我很懼怕死亡,不知如何面對,家人無法理解我的感受,我很無助。」面對死亡,大部分人都會感到害怕,甚至避之則吉。可惜,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逃避現實並不能解決問題,重點在於如何活在當下。

三年後,薛女士重遇這位患者。他的身體狀況未見好轉,甚至邁向癌症末期的階段。但很大不同的是,他的心情豁然開朗,並對薛女士說了一句令她無法忘懷的說話︰「現在的我,已經不再對於死亡抱有任何恐懼,我會活好每一天。」原來在過去三年間,這位學員一直積極參加身心靈健康服務課程,受到不少啟發,其中學到兩個重要的心態 – 接受和感恩。抗癌路上或會非常艱辛,但絕不孤單,基金會希望學員在課堂上互相扶持及啟發,凝聚同路人的力量一同渡過重重「癌」關。這位學員於感恩中渡過生命最後的日子,於2017年與世長辭。癌症不單影響患者個人,更是影響整個家庭,薛女士當時亦有與患者的親人聯絡,提供心靈上的支持,與他們同行。這位男患者的太太及兒子,很感激基金會為其家庭所做的一切,不單改變了他們看待生命的態度,還加深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以生命影響生命,薛女士認為她的工作不單只是為了患者活得長,更要活得好。她亦寄語大眾,生命短暫,必須珍惜。雖然這是老生常談,但的確在看過這麼多生命的消逝以後,才真正理解這句說話的重量。薛女士見證身心靈健康服務範疇愈來愈具有規模,更加推動她在未來持續探索更多不同種類的課程內容,例如加入舞蹈治療的元素,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

香港癌症基金會除免費提供癌症資訊及專業支援外,於2011年開始積極發展身心靈健康課程,協助患者強健身體,培養正面的生活態度、提升自信心及對生命當下的覺知力,促進自我療愈。其身心靈健康課程主要以正念/靜觀為基礎,課程分為11大類,包括:療愈瑜伽、呼吸和瑜伽大休息、靜觀/靜坐、氣功、太極、身體覺知、普拉提斯伸展運動、繪畫療愈、聲音療愈、整全生活及健康飲食。

除了提供實體課程外,去年4月開始也開展身心靈健康網上直播課程,每月提供約30堂的多元網上課程,幫助患者於疫情期間依然可維持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https://www.cancer-fund.org/our-wellness-programmes-2/ 

除此之外,身心靈健康服務從2014年至今,更拍攝了超過100條網上影音課程,以供海內外的癌症患者及照顧者於基金會的網頁或YouTube頻道免費觀看,隨時隨地照顧身心。2020年間有超過180萬人次觀看。https://www.cancer-fund.org/wellness-online-programmes/

 

 有關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為本港最具規模癌症服務機構,於 1987 年成立,致力為受癌症影響的患者及其親友,提供免費資訊、專業指導及朋輩支援服務。透過屬下遍佈醫院、社區及家居的支援網絡,癌症基金會秉承令癌症患者活得更好的服務使命,竭力確保抗癌路上不孤單,更致力改善醫院的環境、提高大眾對癌症的認識,及資助本地癌症研究和醫護人員培訓項目,以提升未來癌症服務的素質。除了在香港各大主要公立醫院內設立七間癌症病人資源中心,癌症基金會屬下亦設四所服務中心,提供免費癌症資訊及專業輔助服務,歡迎癌症患者、康復者以及他們的親友到訪,一起尋求協助及學習如何面對癌症的衝擊。專業關顧人員將協助患者處理身體上、情緒上、心理上及人際關係上的挑戰,減低他們在抗癌過程中所面對的壓力。本會沒有接受政府及公益金的任何資助,一分一毫的善款全賴個人或機構的捐助,以持續支持各項免費癌症支援服務。

網址:www.cancer-fund.org

城中活動

2024-01-03 3:45 下午 ANIMAL FLOW
2023-12-22 10:30 上午 12月植物染工作坊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首個獲得FDA授權的多種癌症基因試測
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剛授權美國遺傳資訊公司Invitae在市場上推廣一種能同時檢測多種癌症遺傳基 […]
網上直播 | 乳腺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網上直播 |乳腺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是由香港大學知 […]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2/23
2023年8月26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港 […]
【卵巢癌】「卵巢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2/23
2023年9月30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大 […]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