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黃麗珊醫生 > 其實腫瘤科做D乜?(3)

其實腫瘤科做D乜?(3)

30-12-2020

其實腫瘤科做D乜?(3)

之前講左腫瘤科同外科以及放射科嘅分別,其實腫瘤科亦有臨床腫瘤科以及內科腫瘤科之分,亦是很多病人未能明白的地方, 所以今次想同大家分享臨床腫瘤科 vs 內科。 (如果內科朋友仔覺得分享未盡完善歡,歡迎私信我,好讓我作出改善😆

首先,內科喺一個很大嘅學科,內科再細分很多細的專科,例如心臟科,肺科,腦科,肝科,腎科,內分泌科,類風濕科,腸胃科,血科以及內科腫瘤科等等。

一般而言,內科都是用藥為主的一個專科,所以內科腫瘤科都是主要透過用藥來治療腫瘤,而內科腫瘤科是由內科學院所頒發,並不是由放射科學院所頒發,即是他們不會處方電療。某程度上,臨床腫瘤科及內科腫瘤科有一定程度的重疊。基本上內科腫瘤科也會治療所有實體腫瘤! 那麼,什麼時候有明顯的分別?如果是關於血液科的腫瘤,尤其是血癌,淋巴癌等等,內科的腫瘤科及血科會比臨床腫瘤科更加擅長,如果這些腫瘤病人需要電療的時候,便會轉介臨床腫瘤科進行電療,但如果是關於血液科的腫瘤,很多時候臨床腫瘤科醫生會轉介給內科醫生跟進。

其實其他地區例如美國,腫瘤科醫生的分類很鮮明,只會分為內科腫瘤科及放射腫瘤科,內科腫瘤科只是用藥,放射腫瘤科只是用電療,分類是非常清晰的!香港從前是英國殖民地,我們跟從英國的系統,英國只有臨床腫瘤科,而內科跟從美國細分了內科腫瘤科,所以便出現了臨床腫瘤科vs內科腫瘤科這個特別的情況。

其實無論是臨床腫瘤科或是內科腫瘤科,每個腫瘤科醫生都有自己特定興趣的範疇,畢竟世界這麼大,每日有這麼多新的醫療資訊,即使唔訓覺都無可能睇得哂,所以每個腫瘤科醫生都有佢地擅長處理嘅領域!所以選擇腫瘤科醫生應該是找尋擅長某個領域的醫生,而不是劃分他是臨床腫瘤科還是內科腫瘤科的醫生 (電療除外😆)。

圖為計算電療的劑量圖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兩年 4 本著作,腫瘤科醫生望與癌症病人同行 | 黃麗珊醫生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
前天新聞報導有兩名公立醫院醫生被控誤殺,立即引起醫療界的熱烈討論。倘若治療過程中有醫療失誤,最後病人逝世,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