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癌症患者玲分享(9)︰免疫營養改善治癌副作用

癌症患者玲分享(9)︰免疫營養改善治癌副作用

16-06-2020

癌症患者玲分享(9)︰免疫營養改善治癌副作用

4月某天,玲晚上洗澡時順便自我驗查乳房一番,發覺有硬塊,心知不妙,同時發現下體見紅,心感奇怪「經期停止多時,為何又會有血呢﹖」。翌日,玲立即到診所檢查。 檢查報告顯示玲的子宮和乳房均有腫瘤,確診她患上子宮癌和乳癌。玲頓時熱淚盈眶,心裏吶喊︰「為甚麽選中我﹖」。經醫生勸解,無奈接受現實,轉眼現已與癌同行一年多,仍在治療中,可說是百感交集,冷暖自知。

玲的腫瘤需要先接受手術切除,緊接是電療、化療和荷爾蒙治療。最初兩次的化療和電療,玲的身體還可以承受,但隨後她出現腸胃反應,亦即是常見的治療副作用。她面帶哀苦地對醫生說︰「我的骨很痛,胃又嗱住痛,仲有肚瀉。」醫生解釋化療藥物可影響腸道黏膜細胞,所以腸胃不適是很常見的副作用。他一方面替玲處方胃藥和止痛藥緩解不適;另一方面提議她試飲速癒素,因為它可以可以增加免疫力同時紓緩治療副作用。

某次,玲在網上瀏覽而知道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提供「慈善營福包計劃(癌症治療專用營養補充品)」的服務。在治療中每天飲兩包,經過一段時間後,玲欣喜地說︰「熱情果味很香甜,聞到這氣味已覺得開心,食慾增加,體重升了兩三磅,疼痛感覺也減輕,感覺狀態有改善,可以好好打扙啦。」

 

文: Cecilia 癌症資訊網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Medicolover 「聊 · 癒」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世上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世上。」 至少這一趟,我們走得很快樂。 有時候,生命是脆弱的。宛如蠟燭一樣,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