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黃麗珊醫生 > 癌病康復者覆診注意事項

癌病康復者覆診注意事項

06-11-2019

癌病康復者覆診注意事項

 

醫學越趨昌明,癌症若能於早期發現,根治的機會相當高。然而,癌症可以復發,而且經歷一連串的治療,難免對患者的身心都帶來影響,故此在康復期間,不但宜保持心境愉快和積極正面,並需要按時覆診,以監察身體康復進度及提防復發,惟過程中毋須做過多的檢查,否則可能弄巧反拙。

對於癌病康復者來說,完成治療後最怕就是癌症復發。癌症的復發率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癌症類型和期數等,任何癌症都有可能復發。而愈早發現的癌症,根治的機會愈高,復發風險亦較低。

過多檢查徒添負擔增困擾

不少康復者可能以為每次覆診都需要抽血及進行其他檢查,如電腦掃描及正電子掃描等等,但其實並不一定。

雖然測試有助醫生了解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身體狀況,但每種測試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乳癌指數CEA 15-3,敏感度及確定性其實不太高,可能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狀況。前者是無病但指數卻看似有事,結果病人要進行更多的測試才能確定乳癌沒有復發,但可能只是感冒、發炎或某些中藥材引起指數異常,令病人受復發的陰霾困擾逾月,亦平白增加檢測帶來的風險和醫療費用;至於後者則指數正常但實際有病,或會令病人錯失及早發現患病的時機。

事實上,癌指數有時會有誤導成分。不少人誤以為完成治療後癌指數便會降至零,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即使健康正常的人也不會是零。因此,醫生不會單靠癌指數作判斷,一般臨床指引亦沒有指明需要檢測癌指數。

檢查未必反映真實狀況

至於肝功能檢測出現假陽性的機率更達八成,所以若病人沒有相關徵狀,便毋須進行;其他如骨酵素、骨掃描等的準確性亦不高。

以乳癌病人為例,除非病人出現相關症狀,否則一般也不建議定期驗血,又或以正電子掃描、電腦掃描或骨掃描去偵察腫瘤是否有擴散或復發跡象。原因是這些掃描有不少盲點,生長較慢或較小的腫瘤也不易被發現。即使能夠較早察覺,各地研究均一致證實此舉無助改善生存機率。

外國便曾進行大型研究,部分病人只接受簡單的覆診,另一些病人則每次也做驗血等檢查,結果兩者的復發及生存機率並無分別。另外,外國綜合十六項研究結果,發現定期做正電子掃描無助改善癌病康復者的整體生存率及生活質素,但就可能令他們受輻射影響。

留意身體狀況及時應對

這些研究反映,過多的檢查未必有益,故病人應該與醫生商量進行各種檢查的頻密程度,甚至在出現可疑徵狀才做針對性的檢測。此舉可避免檢查令病人產生負能量——須知道每次檢查都如考核病人健康的「成績」,會令病人有很多焦慮和不安。

 

為了提高覆診的效用,病人平日應多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出現任何徵狀,如病灶位置長出新腫塊、潰瘍等,又或身體無故覺得疲累、骨痛、氣喘、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應及時通知醫生安排檢查,以防萬一。

給乳癌康復者的健康錦囊

* 接受適當治療減低復發風險

* 調節生活和飲食習慣

* 留意及預防後遺症,如手腫、失眠等

* 監察身體變化和定期覆診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城中活動

2025-11-16 9:00 上午 粉跑 Pink Run.HK 2025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有誰共鳴】嘉賓:Grace
有誰共鳴 一位女性既是父母的女兒,是身邊人的伴侶。偶然遇上了癌症,多重身份要考慮的很多⋯⋯往往忘了照顧自己。 […]
【有誰共鳴】嘉賓:李天嵐
有誰共鳴 分享嘉賓係註冊中醫師 李天嵐,除咗同大家講中醫調養,仲同大家分享自己成長與從醫路上嘅體會。 學習領航 […]
【甲狀腺腫瘤-活動回顧】甲狀腺腫瘤-最新治療,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2025-07-26)——抗癌防癌,全球視野
2025年7月26日,北京香港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 […]
【有誰共鳴】嘉賓:邱芷微 與 陳志忠
無綫處境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飾演「賈名媛」的邱芷微(Chelffy),今年2月跟老公陳志忠(Wilson) […]
【有誰共鳴】嘉賓:Selina 葉敬梓女士
陪伴患有第四期淋巴癌的老公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Selina希望在節目中分享作為照顧者的心情,以及面對生死之後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 […]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