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陳亮祖醫生 > 醫療最前線 – 大腸癌年輕化

醫療最前線 – 大腸癌年輕化

16-10-2019

 

大腸癌是香港十大癌症之首,最近中文大學發表研究,指近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55歲以下患者人數增加,55歲以上患者有所減少。臨床所見,年輕的腸癌患者的確越來越多,甚至有早於30多歲就出現確診者。

出現於年輕患者身上的腸癌一般侵略性較強,亦即坊間所謂「較惡」;臨床有近半腸癌患者確診時已屬第三及第四期,即晚期腸癌。

腸癌年輕化的成因複雜,除了不良飲食習慣外,遺傳因素及家族傾向都是成因之一。現時建議一般市民50歲後進行大腸鏡檢查,但如有近親於年輕時患上腸癌,應在近親確診年齡早10年開始檢查 。

即使不幸患上晚期腸癌也不必氣餒,現時治療腸癌的藥物眾多,壽命已非如以前般以月計,如積極配合治療,即使第四期的病人平均壽命已近3年。 以標靶藥為例,腸癌的標靶藥主要分為抗血管生長 (VEGF)標靶藥及抗表皮生長因子(EGFR)標靶藥,視乎腫瘤基因及位置不同而運用。而新一代的抗血管生長標靶藥更加可同時阻截VEGF-A-VEGF-B和 PLGF三個路徑,效力更全面,研究指如配合化療使用,對比傳統化療組合,三年總體存活率提升近一倍 。

癌症並不絕望,尤其是年輕的腸癌患者,更應積極抗病,延續美好人生。

 

陳亮祖醫生

( 臨床腫瘤專科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