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博客 > 林慶順教授 > 小便姿勢不良,攝護腺肥大?

小便姿勢不良,攝護腺肥大?

13-07-2019

小便姿勢不良,攝護腺肥大?

大學同學群組在前天(2019-6-28)傳來簡訊:

讓我來教你怎麼尿尿。男生們一定要看(女生可轉傳給男性親友) 西班牙醫學院開課,要價22萬元;台灣泌尿科醫師去上過課後,由泌尿科醫師回來,教您怎麼正確尿尿⋯防止攝護腺腫大,很重要!https://youtu.be/d2EaswwUAEY

 

 

其實,早在去年我就看過這個醫學資訊,只不過當時覺得它根本就是胡扯鳥蛋,不值得我發表文章來批評。如今,既然連大學同學都被耍了,我也就不得不有所回應。

更讓我啼笑皆非的是,簡訊裡還提供了一個真的假的,說查證的結果是「含有正確訊息」,並且還附上根據。此一根據是https://udn.com/news/story/7016/2618545(看來是元氣網的文章)。可是,當我點擊這個元氣網的連結時,卻看到文章已被刪除。難道說,元氣網也已經發現該醫學資訊是胡扯鳥蛋?

不管如何,這個醫學資訊是華視在2018-3-6發佈的,標題是小便姿勢不良 恐加劇攝護腺肥大症,而它的第一段是:

攝護腺肥大是許多年長男性的困擾,但原因恐怕是你小便的方式不對,西班牙現在有醫學中心、還特別開課教男性怎麼尿尿,而且一堂課要價22萬台幣,台灣有泌尿科醫師還真的上過些課,華視新聞請醫師,教導觀眾如何正確如廁,減少攝護腺問題!

 

「西班牙醫學中心」?—— 是哪一個西班牙醫學中心?怎麼連個名字都說不出來?

「一堂課22萬」?—— 真的?那您花一分鐘時間看這個影片不就白白賺了22萬?

「泌尿科醫師上過課」?—— 是哪一位泌尿科醫師?怎麼連個名字都說不出來?

 

那個華視新聞影片是有秀出書田診所的杜元博醫師,但卻沒有說他就是去西班牙取經的那位醫師。不過,杜醫師在那個影片裡的確是煞有其事地在教人家如何尿尿,而影片又同時在說「站在小便斗前小便,短短1分鐘,如果姿勢錯誤,可能導致攝護腺肥大」。所以,很顯然,華視新聞就是在說,或是在暗示,杜醫師就是花了22萬去取經的那位醫師。

儘管我早就知道這個醫學資訊是一派胡言,但為求慎重,我還是去看了十幾篇論文,以及十幾個醫療網站的資訊。結果,不出所料,沒有任何一篇論文或資訊說「小便姿勢錯誤可能導致攝護腺肥大」。我也花了很多時間去搜尋是否真的有這麼一個西班牙醫學中心,結果也是空手而歸。

不管如何,為了讓大家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攝護腺肥大風險因子,我現在請大家看一篇最新(2019)的綜述論文,以及一篇2017年,出自台灣的綜述論文(作者是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的李政霖及郭漢崇醫師)。

2019年的論文是Pathophysiology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 A Mini-Review,而它所列舉的風險因子是:男性荷爾蒙,年紀,發炎,代謝綜合徵,肥胖。

2017年的論文是Pathophysiology of benign prostate enlargement and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Current concepts,而它所列舉的風險因子是:年紀,遺傳,男性荷爾蒙,生長因子,發炎,代謝綜合徵,生活形態(吸煙,缺乏運動,攝取大量蛋白質),肥胖。

其他可信度較高的資訊所列舉的風險因子,都大致上跟上面這兩篇論文的差不多,可是就是沒有任何一個說小便姿勢不良是一個風險因子。

唉!實在不好意思,是我害了您,讓您剛賺到的22萬,又掉進馬桶裡了。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