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路從不易走,乳癌病人尤甚,除要面對連月化療、電療的痛苦外,更需在應否接受切除手術的思緒中不斷徘徊,身心靈均大受打擊。有機構透過協助病人在治療期間完成心願,讓他們能夠以更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治療。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臨床發現有個案因久久不能接受患病的事實,患上抑鬱甚至情緒病,提醒照顧者及家人要時常留意患者情緒轉變,也應多與病者相處,有助雙方建立正向價值觀。
外科專科醫生梁小蘭表示,本港每年乳癌新症約3,000宗,而且有上升趨勢,死亡率亦接近10%。由於癌細胞會在乳房以至腋下淋巴結出現,故化療、電療,或是荷爾蒙治療未必對病情較為差的病人起到作用,或需要接受切除手術。
但她指,由於大部份婦女認為乳房是女士的重要性徵,故在接受切除手術前往往會出現焦慮、恐懼等不同程度的情緒病徵。她說,雖然暫未有醫學研究證明情緒差的病人會令病情轉壞,但臨床發現不少病人因為患癌,即使本身性格樂觀,也逐漸染上情緒病,需要接受跟進輔導。
現年50多歲的方小姐,本身是安老院舍的主管,自言為人相當好動積極,不過在去年中卻確診患上早期乳癌。她說,知道消息後一段時間寢食不安,兼且不可上班,「我望出街,見到人人都番緊工,但我就只可以留喺屋企」,大受打擊。但她說,知道自己非常需要精神依靠,故在接下來4個月的手術、電療期,都多抽時間繪畫,嘗試把自己帶離情緒困局。她在治療期合共畫了近30幅水彩畫及油畫,當中不少是在醫院等候接受電療時,從其他病友身上取得的靈感。她說,幸而在得病後沒有自暴自棄,勇敢找回精神依靠,是以能夠活出走出陰霾。
方小姐得到「夢想成真」計劃支持,將畫作結集成書,即將出版。計劃主辦單位展晴社表示,計劃專為乳癌及其他婦科癌症,在治療期間完成夢想,從而讓病友在樂觀態度面對前路。計劃現時共協助了6位病友達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