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白藜蘆醇的補充品是否適合癌症病人 ?

白藜蘆醇的補充品是否適合癌症病人 ?

05-09-2016

 

( 網絡圖片 )

最近有好幾位朋友問我有關一隻白藜蘆醇的補充劑飲品是否能抗癌和是否適合癌症病人飲用。

 

白藜蘆醇的英文名稱叫resveratrol。 它是一種多酚類物質。白藜蘆醇在很多植物中存在,是植物為了抵禦病菌入侵而生產用來的一種抗病物質。提子,花生和小紅莓都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
Reference: 
 

有關白藜蘆醇對身體的好處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曾經做了很多研究並指出它能對付心血管疾病、癌病、糖尿病和其他健康問題都有很多的好處。但在2012 年,康乃狄克大學開除了負責這些研究的 Dipak K. Das 教授,因為他在白藜蘆醇的研究中造假。所以白藜蘆醇對於健康的實際作用,之前的一些研究未知真假。Dipak K. Das 教授亦因此而在2013年被告上法庭,在未正式審訊前,教授於同年去世。
Reference :
Reference :
 

其實很多有關白藜蘆醇應用於對身體的研究經常出現相反的結果。以糖尿病為例,在2011年,匈牙利大學以19糖尿病人做研究,結果指高劑量的白藜蘆醇可以令胰島素抗抯減低:
Reference :
 

但在2015年,有另一個研究指白藜蘆醇對非酒精脂肪肝病人沒有作用:
Reference : 
 
 
現時並没一致的確實證據顯示白藜蘆醇對癌症病人有好處。
Reference:
 
( 網絡圖片 )
 

雖然一些試管實驗指出白藜蘆醇可以抑制一些癌細胞生長,但至今用於人體上,未有臨床醫學證明。但即使有用的話,也要長期吃高劑量的份量才可能有作用,但在高劑量的情況下,白藜蘆醇會干擾身體一個叫CYP3A4的酵素機制,這個機制受到干擾下,其他藥物的吸收也會受到影響。
 

其實我們也不需要以補充劑來攝取太多的白藜蘆醇。白藜蘆醇雖然可以被腸道吸收,但是吸收大量的白藜蘆醇會被肝臟的酵素分解,令白藜蘆醇不能進入血液內。 所以吃高劑量的補充劑實在沒有必要。多吃含白藜蘆醇的天然的蔬果會來得更實際。而且,由於沒有正式的醫學臨床數據支持,白藜蘆醇的有效劑量根本不能被確定,坊間大多數的白藜蘆醇產品進食劑量份量為250 – 500毫克,但是不要以為這是正確劑量。只不過是短期食用這個白藜蘆醇劑量通常都沒有嚴重不良副作用而已。 但在這個劑量下,仍然有些人食後會出現輕微的副作用,包括頭痛、胃脹氣、胃痛、皮疹等。

 
再說一次,白藜蘆醇和多種處方藥物有相互作用。原因是服用高劑量白藜蘆醇能抑制肝臓CYP450 酵素,特別是 CYP2D6, CYP2C9, CYP1A2, CYP3A4,因而影響不少藥物的作用,包括一些抗癌藥物。所以我並不認為在治療中的癌症病人適宜食用白藜蘆醇。
 
( 網絡圖片 )

 
白藜蘆醇亦有抗凝血功能,所以服用白藜蘆醇期間要避免同時使用一些有抗凝血的藥物和食物,包括 Aspirin (阿司匹林) 和魚油,以免過度薄血。

 
此外白藜蘆醇有雌激素效應,長期高劑量服用,原則上可誘發一些婦科癌症和乳癌。
Reference: 
 

如果真的想攝取少量的白藜蘆醇,可多吃一些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的天然食物,例如提子、藍莓、小紅莓和花生等。合成的補充劑除了劑量過高之外,還加入了添加劑。就以白藜蘆醇的補充劑飲品為例,我所知便起碼加了,山梨酸鉀 (Potassium Sorbate),黃原膠 (Xanthan Gum),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和人造香味 (Natural Flavor),長期攝入這些添加劑對身體並無好處。
Reference:
 
 
師兄隨筆 ( 2016-9-5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子宮頸癌怎麼預防?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3年1月28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知 […]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