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傳統療法無助病情 兩新藥治骨髓增生

傳統療法無助病情 兩新藥治骨髓增生

14-06-2016

 血癌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骨髓增生症,即骨髓增生性腫瘤,病人需長期服食抗癌藥,但有一定副作用,而且對病情幫助不大。有醫生指出,其實現已有兩種新藥,可惜暫時需病人自費,期望將來有需要的病人可獲得更多資助。

 


個案一:公務員獲政府資助
陳先生1998年發現血小板過多,轉介到瑪麗醫院血液科,開始服化療藥控制血小板,但副作用是白血球下降,即令抵抗力下降,及容易疲倦。2005年起需加服另一種化療藥。

到2012年,醫生說美國有一種新的標靶藥,適合他的情況,於是開始服食,並由藥廠免費提供一年藥量。一年後本應開始要自費,幸好他是公務員,由政府支付藥費,約4萬元一個月。至今服這標靶藥4年,好處是副作用(例如抵抗力低、肝脾脹大等)少,而對血小板的控制也很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喬夏利醫生指出:「『骨髓增生症』的影響包括紅血球增生、血小板增生、骨髓纖維化,以骨髓纖維化最嚴重。血小板增生到了後期,肝臟和脾臟會明顯脹大,陳先生正是這情況。他在2005年控制血小板的效果轉差,可能是因為已開始骨髓纖維化。而該種標靶藥特別在控制骨髓纖維化的病徵方面,效果顯著。」

個案二:新配方少副作用
林先生患了「骨髓增生症」約20年,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均高,因此有時需放血來降低血球水平,並長期服化療藥,藥物副作用包括尿酸高、容易疲倦等。2008年,他的白血球再飆升,醫生懷疑他的骨髓開始纖維化。約兩年前,醫生告知可試用新的「甲型干擾素」,注射後白血球下降,肝臟縮小至較接近正常,他感覺輕鬆多了。現在每星期注射一次,可在家自行注射,十分方便。

 

喬醫生解釋當時建議林先生試用干擾素的原因:「因為他當時服化療藥的劑量已相當大,放血亦很頻密,但紅血球和白血球水平仍控制得不好,骨髓檢查也發現他已有骨髓纖維化迹象,所以必須採用更好的辦法,而不是再加大劑量。他改服干擾素後,最明顯的變化是控制白血球變得較容易,放血次數減少,肝、脾縮小。現在用的是新配方甲型干擾素,副作用不多,大部分病人均能適應,但政府暫時對於骨髓增生症患者用這藥並沒有藥費資助。」

早期症狀不明顯

喬醫生表示,「骨髓增生症」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另一方面,骨髓增生症會增加中風、心肌栓塞和全身靜脈血栓的風險。現時一般患者都接受一線治療,包括服阿士匹靈、傳統化療藥,或定期放血等。但口服化療藥和放血治療,目的都是防止嚴重病變,不會改善病情。而且即使接受一線治療,有部分患者仍會隨時間演變成急性白血病。」

而近年獲確認療效的標靶藥,可以改善骨髓纖維化病人的病徵及增加存活率,副作用比傳統化療藥少。另外,新配方的甲型干擾素較為長效,每星期皮下注射一次,九成病人接受這療法後血球水平回復正常。

部分病人獲資助

現時約有500名「骨髓增生症」病人定期到瑪麗醫院覆診,大部分接受一線治療,用標靶藥或甲型干擾素的只有約三四十人。前者約需4萬元一個月,後者約三四千元一個月,均需自費,有部分獲志願機構如聖雅各福群會等資助。

「始終『骨髓增生症』不是常見病,所以未獲政府資助,但也應該讓病人知道有新藥可選擇。」喬醫生說。

香港骨髓增生性腫瘤公開講座

主題:骨髓增生性腫瘤之治療與管理
日期:2016年6月26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
地點: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五號香港大會堂演奏廳
講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喬夏利醫生
報名:2255 3245

www.metrohk.com.hk/

 

喬夏利醫生
利用顯微鏡分析病人的血液和骨髓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世界肺癌大會】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首次參與世界肺癌大會 分享低劑量肺部電腦掃描肺癌篩查計劃成果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首次參與世界肺癌大會(WCLC) 分享低劑量肺部電腦掃描肺癌篩查計劃成果 【2024年9月1 […]
【精準醫療】行動基因香港與癌症資訊網合作 推廣癌症患者的精準醫療
行動基因香港與癌症資訊網合作 推廣癌症患者的精準醫療 Sep 11th, 2024 香港–行動基因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獲捐贈亞洲首部國際級創新儀器 突破性組織碎化技術 高效益、無創、無痛肝癌最新療法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捐贈亞洲首部突破性醫療儀器Histotripsy系統 […]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服務點 八月十四日起於深圳新增三個服務點
衞生署八月五日與五間獲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試點計劃」)的醫療機構簽署服務協議。至此,所有參與「 […]
政府今日成立基層醫療署 持續積極推動基層醫療發展
政府今日(七月十五日)宣布醫務衞生局(醫衞局)轄下基層醫療署正式成立,承接現有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的工作。基層醫 […]
【大學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發mRNA藥物治療鼻咽癌
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以EB病毒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更多治療選擇 新一代標靶藥控病效果更進步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是本港一種常見的白血病,縱使為血癌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個「肝立方」獲日內瓦發明展金獎 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仿生肝立方:肝癌和肝病的全面精準診療平台」(簡稱「肝立方」 […]
【醫療新知】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公開亮相包括癌症測試及心血管疾 […]
「1+」新機制 兩治癌新藥准在港註冊
特區政府推出「1+」新藥審批機制實施後,已有兩款癌症新藥獲批准在香港註冊,讓更多本地病人受惠。醫院管理局表示, […]
【北上求診】政府延續「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至明年三月底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三月七日)公布,「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會延續至明年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