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傳統療法無助病情 兩新藥治骨髓增生

傳統療法無助病情 兩新藥治骨髓增生

14-06-2016

 血癌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骨髓增生症,即骨髓增生性腫瘤,病人需長期服食抗癌藥,但有一定副作用,而且對病情幫助不大。有醫生指出,其實現已有兩種新藥,可惜暫時需病人自費,期望將來有需要的病人可獲得更多資助。

 


個案一:公務員獲政府資助
陳先生1998年發現血小板過多,轉介到瑪麗醫院血液科,開始服化療藥控制血小板,但副作用是白血球下降,即令抵抗力下降,及容易疲倦。2005年起需加服另一種化療藥。

到2012年,醫生說美國有一種新的標靶藥,適合他的情況,於是開始服食,並由藥廠免費提供一年藥量。一年後本應開始要自費,幸好他是公務員,由政府支付藥費,約4萬元一個月。至今服這標靶藥4年,好處是副作用(例如抵抗力低、肝脾脹大等)少,而對血小板的控制也很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喬夏利醫生指出:「『骨髓增生症』的影響包括紅血球增生、血小板增生、骨髓纖維化,以骨髓纖維化最嚴重。血小板增生到了後期,肝臟和脾臟會明顯脹大,陳先生正是這情況。他在2005年控制血小板的效果轉差,可能是因為已開始骨髓纖維化。而該種標靶藥特別在控制骨髓纖維化的病徵方面,效果顯著。」

個案二:新配方少副作用
林先生患了「骨髓增生症」約20年,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均高,因此有時需放血來降低血球水平,並長期服化療藥,藥物副作用包括尿酸高、容易疲倦等。2008年,他的白血球再飆升,醫生懷疑他的骨髓開始纖維化。約兩年前,醫生告知可試用新的「甲型干擾素」,注射後白血球下降,肝臟縮小至較接近正常,他感覺輕鬆多了。現在每星期注射一次,可在家自行注射,十分方便。

 

喬醫生解釋當時建議林先生試用干擾素的原因:「因為他當時服化療藥的劑量已相當大,放血亦很頻密,但紅血球和白血球水平仍控制得不好,骨髓檢查也發現他已有骨髓纖維化迹象,所以必須採用更好的辦法,而不是再加大劑量。他改服干擾素後,最明顯的變化是控制白血球變得較容易,放血次數減少,肝、脾縮小。現在用的是新配方甲型干擾素,副作用不多,大部分病人均能適應,但政府暫時對於骨髓增生症患者用這藥並沒有藥費資助。」

早期症狀不明顯

喬醫生表示,「骨髓增生症」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另一方面,骨髓增生症會增加中風、心肌栓塞和全身靜脈血栓的風險。現時一般患者都接受一線治療,包括服阿士匹靈、傳統化療藥,或定期放血等。但口服化療藥和放血治療,目的都是防止嚴重病變,不會改善病情。而且即使接受一線治療,有部分患者仍會隨時間演變成急性白血病。」

而近年獲確認療效的標靶藥,可以改善骨髓纖維化病人的病徵及增加存活率,副作用比傳統化療藥少。另外,新配方的甲型干擾素較為長效,每星期皮下注射一次,九成病人接受這療法後血球水平回復正常。

部分病人獲資助

現時約有500名「骨髓增生症」病人定期到瑪麗醫院覆診,大部分接受一線治療,用標靶藥或甲型干擾素的只有約三四十人。前者約需4萬元一個月,後者約三四千元一個月,均需自費,有部分獲志願機構如聖雅各福群會等資助。

「始終『骨髓增生症』不是常見病,所以未獲政府資助,但也應該讓病人知道有新藥可選擇。」喬醫生說。

香港骨髓增生性腫瘤公開講座

主題:骨髓增生性腫瘤之治療與管理
日期:2016年6月26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
地點: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五號香港大會堂演奏廳
講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喬夏利醫生
報名:2255 3245

www.metrohk.com.hk/

 

喬夏利醫生
利用顯微鏡分析病人的血液和骨髓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醫管局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內地醫護工作符合期望
醫管局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實施近半年,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分別於九龍中、九龍西及新界西醫院聯網的 […]
港大醫學院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 […]
在家採樣檢測 HPV 助早篩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及香港女性致命癌症之一,據世衛資料,95%子宮頸癌病例由HPV引發。除了傳統HPV和柏氏 […]
乙型肝炎民間篩查見成果 梁熙籲政府資助市民篩查
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早前與社區組織銀騎士,於去年10月在柴灣漁灣邨舉辦「乙型肝炎社區篩查活動」 […]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美國默沙東藥廠攜手為製藥業界創造以數據驅動的新方案
(香港,2023 年 8 月 11 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拍美國默沙東藥廠(默沙東)舉辦「醫 […]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成立 推動粵港澳醫療合作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昨日在香港舉行成立典禮,全國政協常委高永文榮任該會榮譽會長。協會旨在推動香港與大灣區醫療 […]
浸大發現草藥提取化合物「異甘草素」具備治療胰臟癌潛力
一項由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從中草藥「甘草」提取的一種類黃酮物質「異甘草素」,可抑制胰臟癌 […]
莫德納默沙東皮膚癌疫苗 開始招募後期研究受試者
(路透華盛頓26日電)美國莫德納藥廠今天宣布,已開始招募參與後期研究的患者,以評估該藥廠和默沙東集團合作研發的 […]
宏利香港推出「活耀人生危疾保PRO」 提供市場首創的末期癌症治療保障
宏利香港推出「活耀人生危疾保PRO」 提供市場首創的末期癌症治療保障[1] · 憂慮醫療成本上漲的客戶,提供保 […]
養和早餐分享會 新一代放射治療: 質子治療的臨床優勢及其在其他先進國家的趨勢/應用
質子治療有效提升腫瘤控制的同時,又可以降低治療副作用,絕對係癌症病人一大喜訊! 我們很榮幸受邀出席早前養和醫院 […]
港大醫學院發現引致胃癌化療耐藥性和腫瘤復發的新分子機制 揭示治療的可行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馬桂宜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度發現導致胃癌患者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 […]
中大在大中華地區首次引入嶄新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效果滿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泌尿科手術團隊於今年5月引入嶄新的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並進行了該新型手術系統在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