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預防與手術治療
由癌症資訊網、香港綜合腫瘤中心、香港醫護聯盟主辦及拜耳醫療保健有限公司全力支持,於6月16日舉辦的「防治腸癌專題健康講座」,邀得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蘇炳輝,以及外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外科名譽副教授潘冬松,向講座參加者講解腸癌預防與治療方法。
50歲以上人士患大腸癌機會增高
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但治癒率較高,所以僅次於肺癌,成為香港第二號癌症殺手。蘇炳輝醫生表示,患上大腸癌的風險會隨着年齡增長而變高,年過50的人士,患大腸癌的風險會隨年增加。而家族當中,尤其以直系親屬,如曾患腸癌或瘜肉的問題,都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另外,患有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直腸炎等腸道炎症、大腸曾長有瘜肉,以及曾患結腸直腸癌的人士,都比一般人較易患上大腸癌。
除了以上不可控制或改變的因素之外,一般人士如缺乏運動、吸煙酗酒、日常飲食含有大量胞和脂肪及膽固醇,經常進食大量紅肉,纖維的攝取量低,都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另外,如果體重指數(BMI)超過25,以及腰間積聚大量脂肪的女士,亦較容易患上大腸癌。
定期檢查大腸杜絕瘜肉病變
奉行健康飲食,少吃紅肉、含高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多吃蔬果,每日做三十分鐘運動,都可以減低患上大腸癌的機會。同時,年過50或曾經患有大腸瘜肉的人士,應該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預防大腸瘜肉生長、病變成大腸癌。一般由腺瘤演變成癌瘤,需要三至五年時間,做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病變根源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香港衞生署癌症防治專家小組於2014年,建議50至75歲健康人士與醫生商討,並考慮通過以下一種方法去篩查結腸直腸癌:(1)每一至兩年接受糞便隱血測試;(2)每5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3) 每10年進行結腸鏡檢查。
大腸癌的症狀包括大便帶血或呈黑色或帶黏液、排便習慣突變、糞便形狀變成幼條、體重下降、下腹發脹或腸絞痛、排便時常有尚未排清的感覺、出現貧血徵狀等。如果出現以上情形,就要與醫生商討,檢查一下腸道。
擴散程度決定治療方法
蘇醫生表示,治療大腸癌方面,會先將病人根據病況大致分為幾組。第一組:病人身體狀況整體良好,腫瘤只擴散至肝臟或肺部等單一器官。醫生會先用化療或標靶治療將腫瘤縮小,再以手術切除腫瘤;第二組:病人身體狀況整體良好,腫瘤只擴散至肝臟或肺部等單一器官,但不適合做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醫生會透過多種化療以及標耙治療,去舒緩病徵、減輕病性、延長患者存活期;第三組:癌細胞擴散到多個器官,數目多而體積大,無法根治。如果患者身體質素良好,沒有明顯病徵,醫生會選用溫和的治療方法。如受病徵困擾,會用標耙藥物或電療局部治療去舒緩病徵,以保持患者的生活質素為最主要目的。如再復發,可以考慮使用新的口服標靶藥控制病情。
手術切除是唯一根治方法
潘冬松醫生表示, 以手術切除受癌症影響的範圍,是唯一可以根治大腸癌的方法。大腸癌以癌細胞擴散的不同程度分為四期。第一、二期患者,癌細胞未擴散時,可以用切除手術根治。第三期患者亦要先進行切除手術,然後再以化療減低復發機會。如果診斷結果顯示為第四期,患者要結合化療及標耙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以增加治療成效。
手術切除方法當中,腹腔鏡(微創)大腸癌切割手術,相對傳統開腹切割手術造成的傷口細小,雖然手術時間較長,但失血較少、腸道功能恢復較快,可以減少患者住院時間(約手術後5天可出院),亦減少手術後腸道粘連以及腸梗阻的機會。而傳統開腹手術以及腹腔鏡(微創)手術後3至5年間,患者的存活率及復發率相近。
單孔(切口)腹腔鏡手術減低創傷
潘醫生指出現時最新的手術技術,可以將整個切除手術,透過一個小切口完成,稱為單孔(切口)腹腔鏡手術,進一步減少傷口創傷及痛楚。雖然手術的難度較高,但因為傷口比腹腔鏡(微創)手術更小,所以更能縮短患者手術後的復原時間,約手術後3天可以出院。另外,手術可選擇於肚臍開刀,將手術疤痕完全隱藏。
患有直腸癌的病人,亦需接受切除手術。一般患者會擔心手術後能否保留肛門排便功能。能否保留肛門排便功能,在於腫瘤與肛門之間的距離。一般距離多於3厘米時,大多可以保留肛門,但結果亦取決於腫瘤大小、盤腔結構,以及醫生經驗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