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 非近親臍帶血 治白血病童療效高
非近親臍帶血 治白血病童療效高
都市日報 2009年11月06日
白血病是一種較惡的癌症,患者需進行骨髓移植,但尋找到合適的骨髓進行移植並不容易,中文大學為患有白血病的兒童進行非親屬臍帶血移植,並在06年起,展開為期3年的計劃,患者使用兩份臍帶血,以增加幹細胞
數量。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榮譽臨牀教授李志光表示,在1968年開始,骨髓移植是用來治療以往被認為是不能治愈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癌、重型地中海貧血或先天性的遺傳性疾病等,成果顯著。
但隨着家庭人口日趨細小,不易找到合適的骨髓捐贈者,患者往往要等候3個月或更長時間。
由於臍帶血與骨髓一樣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 而臍帶血細胞是較單純的幹細胞,移植物抗宿主病一般較骨髓移植為低,故臍帶血的配型不需要如骨髓移植般嚴格匹配,可作非近親的移植。
06年開始用雙份臍帶血
中大在1998年開始使用臍帶血移植,而由於一份臍帶血所含的幹細胞數量有限,不足以保證骨髓植入及成功恢復骨髓功能,因而限制了早期的臍帶血使用率。
於是,在06年起展開為期3年的計劃,使用兩份臍帶血為病童移植,以增加幹細胞數量。過去3年共為17名病童進行雙份臍帶血移植,當中11人是急性白血病患者。這11人中有10人成功移植臍帶血,至今有8人仍生存。研究發現雙份臍帶血移植的成功率高。接受移植的病童,年紀最細的是一歲多。
今年6歲的申申,在兩歲多時,證實患有急性的白血症,當時接受化療治療後痊愈,但在半年後復發,當時醫生表示,申申需要接受骨髓移植,但找不到合適的骨髓,在去年中接受臍帶血的移植,現時已可正常上學,但申申有出現皮膚較乾的副作用。
另一名接受移植的俊俊,他在12歲時病發,但其家人的骨髓並不脗合,但在個多月找到合適的臍帶血,在07年5月接受移植。
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副顧問醫生蔡偉超表示,未來兩年將加強收集臍帶血,希望由現時3100份存量,增加至5000份,提高成功率由現時的八成多,升至九成以上。
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12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