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病例筆記(34) : 核幅射知識 (下)
1. 上回已解釋過,幅射會對分裂中的細胞產生較大傷害。
因此,人若身處核災難區,全身接受了輻射,所出現的傷害及其病徵,會集中在某些需不斷生長更替的器官 – 例:皮膚毛髮、腸胃、骨髓血細胞 … 身體的創傷視乎幅射劑量及輻射類型而定:
<1000毫希:一般沒有即時病徵。
1000 – 2000毫希:數小時內出現疲倦、嘔吐。
>1000 – 8000毫希:>1 – 2星期後,出現白血球、血小板數目下降;約2星期後出現毛髮脫落。 嚴重者需骨髓移植,否則會在數星期後骨髓敗壞 (如七孔流血、肺炎) 致死。
>6000 – 20000毫希:一星期內出現腸胃症狀;嚴重者約2星期腸穿肚爛而死。
>=20000毫希:死得更早 – 數小時內腦水腫死亡,冇得醫。
2. 若幅射劑量低,雖無即時風險,但若幅射仍不斷留在身上 (如經空氣或食水/ 食物吸收了幅射物,進入身體,e.g. 放射碘 à 被甲狀腺體吸收),或長期工作於高幅射環境中,長遠仍是會影響身體,特別是致癌。
血癌,一般3 – 5年出現; 非血科癌,一般8 – 10年出現。 (即是即時唔死,遲d都有機會死。)
因此,便出現所謂的總累積幅射劑量的量度。
– 一年從自然界所吸到的總累積幅射劑量 = 約 2.2毫希 (避無可避)。
– 當飛機師一年 = 額外約 3 毫希。
– 照肺 = 額外每次0.2毫希。
– 電腦掃描 = 額外每次約30毫希 (=x150照肺)
– 長期工作於高幅射環境的員工,守則規定,每年平約總幅射劑量 <= 20毫希。
– 從傳媒報導,日本核廠幅射劑量是每小時0.6 – 400毫希。因此,你們可以計算在核廠救災的「死士」,每次工作多久,會「食」幾多「電」 (以沒有保護裝備計)。
– 同樣,你們也可從傳媒得來的香港每天幅射水平,自行計算幅射的安全度。
4. 最後,給大家的個人意見 – 三大原則:
a. 遠離幅射源,越遠越好。
b. 減少接觸幅射時間,越短越好。
c. ALARA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ed) :盡量減少每年幅射吸收劑量。 如非必要,便要拒絕。
例:
a. 留意日本或其他地方幅射量,如無必要,不去高幅射地方。
b. 留意食物幅射污染度,避免吸取過量幅射。
c. 如無醫生建議,不要自行作帶幅射的醫療檢查,如電腦掃描。
在此為日本災民及救災核廠員工祝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