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我的病例筆記(25) : 4%的奇蹟 (五): 免疫「致」癌 – 執着。

我的病例筆記(25) : 4%的奇蹟 (五): 免疫「致」癌 – 執着。

19-08-2013

 受到無法改變的傷害,你會怎樣面對?
抱怨? 報復?
多久?
免疫系統若不肯放下「執着」,後果可怕。

人體對付每一種病毒的免疫反應,皆是獨特的、針對性的。 當受到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便不斷學習,尋找出對付該「入侵者」的「祕方」,並把這次入侵記憶下來,成為日後對該種病毒的免疫抵抗力。
2003年的SARS,免疫系統面對它從未見識過的「入侵者」,無法在短時间發展出有效的免疫。 但它仍不斷對肺部發出猛烈但不針對性的攻擊,病人結果因為出現急性肺衰竭而死亡。

免疫對「入侵者」的「執着」,也可致癌。
這先要從「細胞分裂」與「癌病成因」說起。
每一顆正常細胞,皆擁有「細胞核」(紅血球除外) ,內藏我們每一個人獨特的生物圖譜 – 基因 (Gene)。 每一顆細胞便是按着這些DNA資料生長及工作。 假若某一器官上的細胞DNA排序出錯 (如先天遺傳致癌基因,或後天受致癌物質破壞 (如吸煙、病毒、幅射、…) ,出現基因突變 (Gene mutation), 此細胞便按新的錯誤基因指令不斷生長擴散,我們稱之為癌細胞。
細胞生長是透過「細胞分裂」進行:一分為二、二變四、四變八 … 每個新生細胞皆需擁有自己完整的「細胞核」。 因此在每次細胞分裂前,細胞皆需要進行基因複製,過程由大量酶 (enzyme) 監控,確保基因複製後的資料準確無誤。
但問題是:此過程的準確度並非百分百。 細胞分裂越頻繁,新生細胞基因複製過程出錯,出現癌細胞的機會也越高。
例:
1.         配帶不合適假牙 (à 長期弄損牙肉 à 牙肉細胞長年不斷分裂修補) à 增加患上口腔癌機會。
2.         不生育 (à 年中無休地排卵 à 每次排卵,卵巢表面會出現傷口,卵巢細胞需長年不斷分裂修補) à 增加患上卵巢癌機會。
(還有許多例子,留待日後有機會再詳述。)
當遇上無法消滅的入侵時,免疫若仍執着地發動持續但不針對性的攻擊,導致器官不斷損傷、修補、長年的細胞分裂,便會出現癌細胞。
例:
3.         乙型肝炎
一般人若患上乙型肝炎,身上會產生有效的免疫抗體,把乙型肝炎病毒消滅。
但少數病人卻是天生不能製造有效的免疫抗體,病毒會一直留在肝細胞裏,我們稱這些病人為「帶菌者」。
在這班「帶菌者」中,
大部份的免疫系統會選擇接受「入侵者」,停止一切傷害身體的攻擊,與病毒共存,相安無事,只具傳播病毒給別人的風險。
但少數「帶菌者」的免疫系統卻堅持「不要放棄」,向肝臟發動無效但俱傷害性的攻擊,導致肝臟長年損傷發炎,細胞需不斷分裂修補,最後變成肝癌。
4.         幽門螺旋病菌 (Helicobacter pylori)
寄居胃部 à 免疫系統向胃臟不斷發動俱傷害性的攻擊 ,但未能有效把病菌消滅
à    免疫仍「執着」地發動攻擊
à     胃部長年損傷發炎,細胞需不斷分裂修補
à 胃癌。

我們在世的日子,只有天知曉。
只有「愛」,才可以由我們掌握,並在我們離去後,仍留存於世。
癌病若到了末期,且一切有效的治療也告失敗,我們會選擇紓緩治療,並拒絕餘生被任何「假希望」佔據:這是勇敢、理智的決定,絕非「放棄」。
甜太后就是對生與死不理智的「執着」,堅持「不要放棄」,不斷採用任何無效但俱傷害性的建議,結果?
若甜太后明白這個道理,把奉獻給風水X的「愛的禮物」,贈給世上有需要的,今天紀念她的人,何止千百!

怎樣? 仍「執着」那些無法改變的傷害?
並一次又一次發動無助解決,但對自己或別人俱傷害性的反抗?
直到另一個悲劇出現?

沙加( 2009-9-1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