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我的病例筆記( 不作醫療用途 )( 1 ) : 乳癌:女性一生的惡夢

我的病例筆記( 不作醫療用途 )( 1 ) : 乳癌:女性一生的惡夢

19-08-2013

 

乳癌是乳腺出現惡性細胞 (0 期),不斷生長 (T1-3期),浸蝕四周組織 (T4期),也會漫延入淋巴管道至腋下及下頸淋巴核(N1-3期),最終擴散全身(末期)。

但凡能影響乳腺細胞內的DNA結構的皆可引致乳癌。  遺傳性的,癌因子一出生已由母親遺傳得來(或在成胎期間DNA出錯),一般40歲以前便發病,日後復發機會也較高。  

後天引致乳癌的因素很多,但最惡名昭著的便是西方的生活習慣:高脂肪飲食、肥胖、少運動、月經次數多(如不生小孩、不餵哺人奶)… 由於乳腺細胞會受雌激素剌激生長,日久下便會出現不能修補的DNA錯誤,形成癌細胞。 偏偏積聚身體的脂肪細胞,和月經前皆會製做大量雌激素, 增加患上乳癌機會。 不幸的是今天的香港也從西方輸入了生活習慣,乳癌數字和西方一般屢創新高。 西方生活習慣也推高了大腸癌、子宮癌、心臟病 ….

「不會是我吧..」打從醫生說懷疑有乳癌開始,她們的惡夢便開展了。

之後是決定保留乳房(局部切除加全乳電療)或全乳切除。 對於很多女性來說,這是失去一生寶貴的東西 – 不是所有病者也適合保留乳房的。

接着是聽醫生宣判手術結果與期數。

早期不用化療、電療或荷爾治療的比例不多。 沒有很大的決心,很難渡過化療和電療的煎熬。

以後,便是漫長的恐懼,身體任何變化都足以令她們困擾 – 這是否復發呢?

很多10年來在我的門診覆診的康復者,仍會在我面前担憂得哀痛落淚。

— 妳已是康復者了,惡夢已過去,快快迎接妳未來新的美好生活— 這是我對每一位患過乳癌的女性衷心的說話。

沙加 ( 2007-10-27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