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中醫 > 黃韻婷博士 > 中醫專業發展 癌症病人受惠

中醫專業發展 癌症病人受惠

26-02-2020

中醫專業發展 癌症病人受惠

文章來源:晴報專欄 – 中大醫說

2020/02/26

香港特區政府最新公布《香港癌症策略》及醫管局的癌症登記冊中,每年診斷癌症的人口急升16%,並預測癌症至2030年每年新增病例從29,110人上升至42,190人。癌症死亡人口已佔全港死亡人數中約三分之一。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即使患上癌症,65%的癌症患者可存活多於5年,可見人口老化及癌症倖存者對全港醫療系統造成沉重負擔。

國際早在2009年預測癌症相關醫護人員的不足率至2030年將高達30%,因此各國為應付對癌症病人的照顧,除加强投放資源於預防、防治及紓緩癌症外,也加強培訓癌症相關之醫療專職人員。內地、台灣及美國有實證顯示中西醫能互補不足,為早中晚期癌症病人帶來符合成本效益的綜合癌症醫療服務。

《香港癌症策略》集中在18間三方合作中醫門診及5年後的中醫院着墨。醫管局數字顯示,18%的癌症患者會向私營中醫服務提供者求診,或接受醫管局之三方合作診所,以「中西醫協作先導計劃」形式提供的癌症紓緩服務。香港的中醫本科培訓或進修課程以1997年中醫立法時之普通科門診求診模式為框架,為本科生奠定基礎。

由於缺乏專科認證,從病人角度考慮,他們仍未可分清哪些是專注癌症或紓緩治療之中醫,故此為響應2024年的中醫院落成及香港在一帶一路的優勢,香港政府可以在本港已擁有內科根基及已深造之中醫中(約佔14%),幫助他們提升相關知識,借以描繪中醫癌症專業發展路綫令病人受惠。此可為將來中醫專業發展奠定雛形。也可提升中醫專業地位,以便與其他醫療專職人士無縫合作提供穩固基礎,為病人服務。

 

黃韻婷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及
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