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城大研「納米針陣列」

城大研「納米針陣列」

06-08-2013

 城大研「納米針陣列」技術 助牛皮癬黃褐斑患者 

(2013年08月06日)

  • 陳獻峰展示一小塊納米貼片,已附數百萬支納米針。(黃嘉儀攝)


【am730訊】科學家及醫學界近年積極研究基因療法,期望可研發新療法治療以往難以治愈的疾病,如癌症及皮膚病等。城市大學近期便研發了「納米針陣列」,作為傳送基因到神經細胞的媒介,協助施行基因療法。該術藉採用極細小而數百萬支納米針,將DNA等生物分子植入細胞質或細胞核。對於治療由基因引起的牛皮癬、黃褐斑等皮膚病,可促進基因療法的應用。
 

 

城大研發團隊之一、物理及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獻峰指出,「納米針陣列」概念源於打針,針筒將疫苗穿過神經注入皮下組織和肌肉,令患者感到疼痛及流血,或可能因此受到細菌感染。採用短而密集的納米針,則可以直接將基因注入神經細胞,現時轉染率(將基因轉到細胞比率)高達四成,較現時方法的成效高出8倍。
以往採用的基因治療存有風險,以物理學治療為例,透過電脈衝穿孔術注入正常基因,但電壓較難控制,甚至過程中會殺死細胞,效果並不理想。相反,納米針能直接將基因傳送入皮膚細胞而不殺死細胞,並用金剛石製造,長度僅約0.0074毫米,針頭直徑約135納米。
另外,團隊將納米針陣列附以抗癌藥進行測試,經納米針陣列處理過的細胞死亡率高達六成,而未經處理的細胞死亡率則低於10%,這項技術有助增強抗癌藥療效。在實驗中,一個納米針陣列只需半分鐘來處理6萬個細胞,整個過程需時十分鐘,而以傳統方法治療,則需時數小時。
由於團隊進行的只是體外實驗,期望3年後進行臨床測試,以協助治愈因基因引起的疾病。

 

 

 

新「納米針」強化基因療法治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06]    
放大圖片

■陳獻峰表示,「納米針陣列」效率相當高。文森 攝

——城大成功注藥入細胞核 正籌近億3年後臨床測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癌症由基因突變引起,近年醫學界研發基因療法,以正常基因取代變異基因,但由於細胞膜及基因物質均呈負極,令基因難以注入細胞內。城市大學物理及材料科學系成功研發「納米針陣列」,以極幼細的針管把藥物直接注入細胞核,不但增加成功率,而且可避免破壞細胞,大幅增加基因療法效用。團隊正籌近億元研究經費,期望3年後開展臨床測試。

 基因療法有別於目前多種療法,它主要治療疾病根源,而不是表現症狀。當基因變異或壞掉,運用脫氧核糖核酸(DNA)、小干擾核糖核酸(siRNA)等治療,前者帶有健康、治療作用的基因,用以代替出現突變的基因;後者則阻止疾病基因發揮作用。基因治療可直接把基因注入人體,但由於身體對外來物質或產生不同反應,或會引致副作用。另外一個方法,需從病人身上取出壞細胞,植入正常基因,然後把改造成功的細胞植入病人體內。

現行方法難穿透細胞膜

 DNA、siRNA等需被送入細胞質或細胞核,基因療法才有效。但現行方法如用病毒載體、細胞穿透月太、電脈衝穿孔術等,這些分子都因各種原因,包括大小、穩定性、容易溶於水、表面電荷等問題,並不能穿透細胞膜,未能成功進入細胞核,無法發揮作用,命中率偏低。

研「納米針陣列」暫花費百萬

 由城大物理及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獻峰帶領的團隊,於2011年開始研製「納米針陣列」,暫時花費約100萬元。陳獻峰昨日於記者會上表示,採用納米針陣列可刺破細胞膜,把藥物直接注入細胞核,針頭僅約135納米,即0.000135毫米。研究發現藥物不會殺死細胞,並把藥物有效傳至細胞內,「針陣可同時插入成千上萬細胞,效率相當高」。

針須加鑽石 零售價難料

 陳獻峰舉例指,神經細胞極難傳送藥物,目前方法傳送率一般低於5%;但納米針陣列方法傳送率高達40%以上。不過,納米針極幼,為增強硬度,須加入鑽石。儘管如此,製作原料費不高,一個約一角硬幣大的納米針陣,原料成本少於10元,但具體零售價現階段難以評估。他期望研究結果有助促進基因療法的應用,尤其是治療皮膚病及癌症方面。

納米探熱針 治癌新路向

 另外,美國學術期刊《自然》刊登了有關納米級微型探熱針的研究,研究由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學系助理教授羅璧君與美國學者合作。羅璧君表示,微型探熱針體積細小如粉末,可偵測細胞是否出現病變,更可發展成不損害健康細胞的治癌方法。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醫管局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內地醫護工作符合期望
醫管局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實施近半年,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分別於九龍中、九龍西及新界西醫院聯網的 […]
港大醫學院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 […]
在家採樣檢測 HPV 助早篩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及香港女性致命癌症之一,據世衛資料,95%子宮頸癌病例由HPV引發。除了傳統HPV和柏氏 […]
乙型肝炎民間篩查見成果 梁熙籲政府資助市民篩查
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早前與社區組織銀騎士,於去年10月在柴灣漁灣邨舉辦「乙型肝炎社區篩查活動」 […]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美國默沙東藥廠攜手為製藥業界創造以數據驅動的新方案
(香港,2023 年 8 月 11 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拍美國默沙東藥廠(默沙東)舉辦「醫 […]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成立 推動粵港澳醫療合作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昨日在香港舉行成立典禮,全國政協常委高永文榮任該會榮譽會長。協會旨在推動香港與大灣區醫療 […]
浸大發現草藥提取化合物「異甘草素」具備治療胰臟癌潛力
一項由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從中草藥「甘草」提取的一種類黃酮物質「異甘草素」,可抑制胰臟癌 […]
莫德納默沙東皮膚癌疫苗 開始招募後期研究受試者
(路透華盛頓26日電)美國莫德納藥廠今天宣布,已開始招募參與後期研究的患者,以評估該藥廠和默沙東集團合作研發的 […]
宏利香港推出「活耀人生危疾保PRO」 提供市場首創的末期癌症治療保障
宏利香港推出「活耀人生危疾保PRO」 提供市場首創的末期癌症治療保障[1] · 憂慮醫療成本上漲的客戶,提供保 […]
養和早餐分享會 新一代放射治療: 質子治療的臨床優勢及其在其他先進國家的趨勢/應用
質子治療有效提升腫瘤控制的同時,又可以降低治療副作用,絕對係癌症病人一大喜訊! 我們很榮幸受邀出席早前養和醫院 […]
港大醫學院發現引致胃癌化療耐藥性和腫瘤復發的新分子機制 揭示治療的可行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馬桂宜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度發現導致胃癌患者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 […]
中大在大中華地區首次引入嶄新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效果滿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泌尿科手術團隊於今年5月引入嶄新的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並進行了該新型手術系統在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