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4期低分化腺癌,有遠處股骨轉移,在國內接受過氬氦刀冷凍消融,現在澳門公立醫院,接受K藥免疫治療,時間已差不多有1年,每次打完针,身體都是很疲倦,有些部位有疼痛情況,2至3天又回復正常,我想請問醫生,若CT素描没有復發,股骨腫瘤已缩小,我應否停藥或再接受免疫治療到某過時間。
但如果病情出現惡化或 藥物已帶來嚴重副作用,那就只好停止接受免疫治療!
暫時未有任何數據支持其他原因,中途停止免疫治療!
但如果病情出現惡化或 藥物已帶來嚴重副作用,那就只好停止接受免疫治療!
暫時未有任何數據支持其他原因,中途停止免疫治療!
Hello Charlotte, thanks for your information.
For ultrasound finding, we have a score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belongs to benign or needs further regular checkup or investigation. Usually if BIRADS 3, we will advise close monitoring with 6 months ultrasound. Depending on ultrasound findings and images shown, we need to review whether the lesions are high or low suspicious to determine whether biopsy necessary. Sometimes, the ultrasound findings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the mammogram result.
Also for the swollen sensation, will it be cyclic during menstrual cycle? It may be related to hormonal changes causing swollen sensation and intermittent pain discomfort.
處理肺癌最重要就是要 了解腫瘤嘅特性, 係邊一種細胞同埋有冇基因病變。 第二就係要清楚知道擴散嘅範圍有幾多,涉及乜嘢器官。
從問題上據我嘅理解就是只是腫瘤增大了還未有擴散其他淋巴或器官。 從腫瘤嘅角度,我哋係可以用一些根治嘅治療( Radical treatment )去處理, 包括手術和電療。 但是若果考慮根诒嘅治療, 亦要考慮病人嘅身體狀況 和器官嘅功能。
雖然媽媽已經年過80, 但若果心肺功能正常, 身體健康, 有部分病人亦能夠接受手術治療。 至於術後是否需要做輔助電療, 取決於手術切除是否完整, 有冇殘餘組織, 和有沒有可疑淋巴擴散嘅地方。
至於術後或電療後, 現時亦有相當多嘅數據 配合藥物輔助治療, 可以減低復發。治療可以係化療, 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 要視乎腫瘤嘅特性和治療嘅方案。
至於腫瘤影響到胸部和背部痛, 有可能係腫瘤已經影響咗部分神經線或胸腔組織, 建議同腫瘤科醫生商討最適合嘅治療方案,對症下藥。
至於燕麥片是否會刺激癌細胞, 以我嘅理解暫時數據亦不太高。 坊間有很多文章或意見, 有不同嘅食療和偏方去處理癌病, 因每個人嘅身體情況和腫瘤嘅特性都不同, 所以不太建議完全接受坊間嘅說法。
首先,就你提供的資料而言,腫瘤引致手部水腫及出現神經痛楚的情況,正反映你的腫瘤跟血管神經已有一個不能分開的距離,加上腋下淋巴的分佈其實非常深入,我們可以觸及的只有第一及第二段,而第三段的淋巴位置及頸部位置很難靠手術進行徹底清除,勉強做手術的話甚至永久損害神經,所以一般不會建議以手術來處理你的情況.如果未有嘗試電療,我們會建議以電療來進行一個集中且較高成功率的腫瘤控制以減輕症狀.可是你表示曾進行電療,所以這個方法也不可行.
以化療為主可以是其中一個治標治本的方法,目的是縮小腫瘤,繼而減少影響血管及神經,也減少病人的水腫及神經痛楚.由於你的情況為三重陰性乳癌,可以選擇的標靶藥物不多,基本上只有化療+/-免疫療法.不過我明白假如你經濟上能負擔大概一早已選用免疫療法,所以對免疫療法我就不作多談.你現在選用的Gemcitabine和Carboplatin都是我們常用的方案,有成效的話進行第三,四套後病情即會轉好,但如你所述症狀及癌指數都沒改善, 對你來說似乎未見成效,與其打至第六針不如提早轉針.雖然很大機會你已使用過紫杉醇,就你的情況重用紫杉醇也可以是一個好方法,也可以考慮其他方法如Vinorelbine, Eribulin或Capecitabine .化療藥有效的話,水腫及神經痛也能改善.
就著你另一想法,透過用化療縮小腫瘤後,以手術方式作鞏固以防復發,以我經驗來說縱使化療效果顯著,能做手術的機會率很低,所以不建議如此方法.日後覆檢正電子掃描時,可以尋求腫瘤科醫生檢查餘下範圍是否屬之前電療的高劑量位置,是否有機會再以電療方式,在可接受的風險下作一次鞏固式治療,如此方法或者有機會考慮一下.網上也有說法以Nerve Block形式治療神經痛,即透過打針使神經失去感覺,但我絕對不建議就你的情況去使用.因為手部神經除了賦予你感覺之外,還主宰你手部活動的能力,所以Nerve Block除了減少神經痛也廢除了病者的手部功能,我不會採納如此方式.
總括而言,鑑於這是三重陰性乳癌,於腋下淋巴較深入的位置復發,壓住神經及血管導致手部麻痺及水腫,這情況確實相當棘手.如果在未能負擔免疫療法的前提下,建議繼續使用化療藥,觀察症狀及癌指數的變化,如果未有明顯改善即盡早轉用其他藥物,有改善的話則視乎正電子所述淋巴的位置來權衡輕重,進一步安排適合的電療方案.
2. 腦部放療,尤其是做全腦部放療,會比較明顯的導致脫髮,以及認知能力、記憶力和生活質素的負面影響。任何放療也不做的壞處就是腦部腫瘤復發機會很大,會因些影響病人身體機能以及最終患者壽命的風險。
3. 當胸腔以外的腫瘤接受化療藥後達到良好的縮小,那麼胸口殘餘的腫瘤 很大機會是最先惡化的位置,預先作預防性放療可以延長病人壽命,副作用的一般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因此建議盡量進行。
擴散性胃癌的處理方法是根據腫瘤的特性,病人年齡,身體狀況,器官功能等等來決定。 若然是非HER2, 通常會建議使用雙化療藥 Xelox 或者 川順鉑加 TS-1 的方案, 相比單一的化療藥物治療功效會略高一些,腫瘤的縮小機率會提高,病情控制時間會延長數星期至幾個月不等。
然而當病人的身體較虛弱,亦沒有更為可取的生物指標在腫瘤身上發現時,例如 HER2 突變或者微衛星不穩定性,便可能會考慮單一化療藥,例如 TS-1、Ramucirumab、 太平洋紫杉醇等等作治療,部分病人亦可以得到很長的病情控制。
至於,減藥量的Xelox 和足藥量的TS-1 不適合作直接的比較,建議按病人的意願,進取度和負擔能力作選擇。
到了第八次化療,血液CEA水平上升。雖然血液CEA水平只是一個參考數據,但今次相隔短短一個療程,CEA由279增加至362,增加幅度不少,確實會擔心化療效果欠佳。
最好做一次全身性之掃描檢查,例如PET-CT scan,睇清楚癌細胞影響身體器官之範圍及活躍程度。如果癌細胞活躍度,大小及範圍都有所增加,便証明癌細胞對化療出現抗藥性。要考慮轉換化療藥物或加入標靶藥物,Avastin是一種抑制血管增生之標靶藥物。
首先,不同化驗室會用不同方法來化驗CA15.3,所以CA15.3的正常值隨著使用了不同的化驗方法或有不同.CA15.3數值為19.1,以我理解即使來自數個不同化驗室的化驗方法,應該仍未超出正常水平.當然最理想是根據你驗血的那所化驗室提供的正常數值,我才能回答數值19.1是否較正常為高.
從我照顧病人的數據之中, 或許因受治療而有所干擾,不少剛完成化療電療的病人其數值仍然上升.不過治療後3個月至半年間,CA15.3也會降至正常水平.因為你才剛完成治療,受到干擾,所以數值仍然有短暫升幅.這是我個人經驗,沒有醫學文獻支持,但我很多病人其後再驗血,數值沒有持續上升,也沒有復發跡象,這可能是解釋你情況的其中一個可能性.
另外你擔心剛完成治療再復發的情況.作為一位臨床醫生,我們如何判斷病人復發與否?一方面我們留意病人有否可疑症狀,如持續骨痛,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甚或有其他持續困擾的症狀.同時,病人本身沒有其他發炎狀況如尿道炎,上呼吸道感染,或正服食中藥等,癌指數卻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我們會因應上述可疑的症狀,配合有上升趨勢的癌指數,安排病人進行正電子掃描來作出復發的判斷.
如你沒有我上述提及的情況,建議不要過份多心而在這時候進行正電子掃描檢查,因為正電子掃描幅射量很大,無謂多添”有野變冇野”的憂慮.另如果沒有上述的可疑地方,建議一兩個月後再複檢癌指數,看看指數有否繼續上升還是漸漸下降.這樣你就不用心思思擔憂身體的潛在風險.
首先,“CEA一直都唔sensitive”,可以有兩個原因.
一,與disease volume有關.因為其實你一開始復發只影響骨,沒有影響肺,肝等主要器官,似乎範圍不算廣泛,而單獨只有骨轉移且轉移數量不多,CEA的升幅一般不會很高.不過,在正常水平內已留意到上升趨勢,某程度上也在反映治療進度.當然隨著病情惡化,disease volume也隨之增多,CEA就會慢慢超出正常水平.所以以我經驗,CEA不表示non-sensitive,只是跟disease volume掛鉤,我會以“trend of CEA”來評估治療效果,不代表CEA沒有用處.
二,false negative假陰性,情況有如孕婦手持的驗孕棒顯示其沒有受孕一樣.你的腫瘤或者不是釋放同一種血蛋白,因而CEA不能直接反映病情.有時候我會檢查其他癌指數,乳癌另一種癌指數CA15.3也有機會幫助我們判斷病情有否掛鉤,來監測治療進度.
問題二,癌指數正慢慢上升,其實在反映某地方有寡惡化的狀態.如果只有L1及L3有活躍,臨床認為這些都屬寡惡化.既然你已安排電療,完成電療後再觀察CEA我覺得是非常合理的做法.
問題三,根據你的病歷及正在使用的藥物,大部份地方都有不錯的控制,只有一兩處地方有輕微寡惡化,其實經過電療後,相信繼續沿用現行的藥物也能有一段長時間受控,所以我不會建議因為hot flashes的單一問題而去轉藥.但我同時理解hot flashes非常纏擾病人,甚至有病人會因而感到情緒困擾.如果要以血清素來治hot flahes,基本上我未有於香港見病人這樣運用,因為大家都有所顧忌.可能要以旁門左道來幫手,如減少逗留在室外因而滿身大汗,或營造一個通風涼爽的環境.建議改變生活模式,改善生活細節來提升生活質素,畢竟以新的藥物來治原有藥物的副作用影響病人心理,造成更多的精神負擔,所以我們盡量以生活細節著手.
最後,順帶一提,建議有乳癌的年輕病者去檢驗BRCA,因為如果屬BRCA陽性,可以另有標靶藥物作後備方案而不只轉用口服化療.
大腸癌擴散常會去到肝臟和淋巴嘅位置, 如果擴散咗嘅情況 一般會建議用化療控制病情, 至於原位腫瘤是否做手術決定於腫瘤是否有流血或腸阻塞嘅跡象, 如沒有的話, 可以觀察徵狀,用化療一起控制。
標靶藥嘅選擇就取決於腫瘤嘅特性, 包括檢驗Kras, Nras, BRAF, MSH, MLH。
從文中知道爸爸用化療加標靶作為第一線治療, 這是最常用嘅處理方法, 一般治要大約三至四套 療程 ,才會可以幫助判斷治療嘅成效。 打完第一針癌指數有變化, 亦未必代表化療及標靶治療無效, 需要多一些時間才可以判斷。
三十多次電療及五次化療是屬於根治性質的治療方案。
如果正電子掃描 PET-CT 只發現一處擴散位置的話, 我們稱之為「寡轉移」。 這有可能只是唯一擴散的地方。 如果我們將這個「寡轉移」的位置以手術或高劑量放射治療方式處理,有部分病人可以根治了癌病,不再復發。 根據您的描述,腰椎部位的擴散是適合用高劑量「立體放射治療」作處理的, 和一般的舒緩性放療不同,立體放射治療的劑量較高,雖然技術上需求大,但是更有效徹底消滅擴散位置的腫瘤,是處理「寡轉移」的必然之選。
藥物治療方面,可選用的藥物很多,通常首選包含拍類(卡鉑或順鉑)和gemcitabine 的化療藥方案,另有口服化療藥(TS-1 或 capcitabine)。免疫治療亦為其中一個可選擇(但不是唯一)的方案。詳情可向您的主診醫生查詢。
首先我估計你應該是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Grade 1 ,而不是瀰漫慢性大B細胞瘤; 至於化療藥或標靶藥是否會影響經期? 答案是有機會的,這可能會令經期提早、延遲或短暫停止,但一般不會影響化療効果,長遠而言也不會影響經期的運作 ,但要注意血小板是否比正常水平為低而令經血流失過多。經期來與不來都不應該影響下一次化療的時間, 也不要延遲化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