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生你好,家人於本年頭確診患上口腔癌,在完成CT檢查後更發現惡性腫瘤已有部份擴晒至頸部淋巴,醫生於當時建議先進行切斷腫瘤手術,然後再根據手術後的康復情況,排期進行電療。 現在家人已成功切除口腔和部份擴散至頸部的腫瘤,並會即將進行為期約6星期,每星期5天的電療療程。 現想請教一般而言,(1)這類病情的病人的生存率有多高(假設於成功完成電療後的5年內)?(2)有沒有另外的治療方式可取代電療,如有,可於公立或私家醫院要求和進行?整個療程的價錢會是多少?(3)有沒有其他資訊有關口腔癌的電療療程是需要病人或家人的注意?(如療程副作用和應對方法?) 感謝萬分。
醫生你好,家人於本年頭確診患上口腔癌,在完成CT檢查後更發現惡性腫瘤已有部份擴晒至頸部淋巴,醫生於當時建議先進行切斷腫瘤手術,然後再根據手術後的康復情況,排期進行電療。 現在家人已成功切除口腔和部份擴散至頸部的腫瘤,並會即將進行為期約6星期,每星期5天的電療療程。 現想請教一般而言,(1)這類病情的病人的生存率有多高(假設於成功完成電療後的5年內)?(2)有沒有另外的治療方式可取代電療,如有,可於公立或私家醫院要求和進行?整個療程的價錢會是多少?(3)有沒有其他資訊有關口腔癌的電療療程是需要病人或家人的注意?(如療程副作用和應對方法?) 感謝萬分。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16 2:30 下午
Coloring your life 肺癌治療分享 x 土耳其水拓畫工作坊
2025-08-09 2:30 下午
毋忘愛 x 癌症資訊網 |告別練習社(第二場)
疑難排解
我們有一群專業的醫護人員及相關朋友,隨時解答大家的疑難,立即提交疑問!
會員註冊
成為會員,可以第一時間接收由病患者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資訊,立即行動!
或許你會想看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
【活動花絮】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醫生講座及乙型肝炎快速檢測站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於2025年7月12日與地區合作伙伴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 及 癌症資訊網,舉辦了醫生講座及乙型 […]
【華乳消息】第二炮重磅預告!《中調乳順》書展簽名會・解鎖中西醫抗癌智慧
由多位中西醫師聯合著作的《中調乳順:中西醫攜手戰勝乳腺癌大小事》,將於香港書展首度亮相!🎉 📚 中西合璧,共建 […]
保誠「住院保障調查」:不足四成受訪者有信心應付突發醫療開支僅29%擁有住院現金保障
• 多達六成已購買醫療保險的受訪者表示,對持續上升的醫療保費感到憂慮,反映 出大多數人對現有醫療保障的信心不足 […]
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於7月10日發表《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研究報告,就改善香港的晚期照顧政策提出 […]
港大醫學院開展全球領先基因相關治療臨床試驗以根除乙型肝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率先開展多項臨床試驗,針對創新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基因相 […]
鼻咽癌治療新突破:JUPITER-02療效倍增 促請盡快納入藥物安全網助低收入患者
【2025年7月10日,香港】鼻咽癌治療迎來歷史性突破,臨床研究證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的新方案顯著延長鼻咽癌患 […]
香港醫療制度壓力漸增 逾百跨界專家代表齊聚研討重大疾病醫保對策
由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及香港醫社基金會合辦的「探索香港未來:重大疾病醫保研討會2025」今天順利舉行。約150位來 […]
研究證「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助減患者困苦程度及家庭問題 總結 10 年成果 啟發癌症服務新導向
面對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為了全方位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防癌會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