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我先生在2019年3月確診肺腺癌第四期,二月底做了正電子掃描顯示肺部腫瘤7.9cm,周圍淋巴有腫瘤擴散,亦轉移到脊椎。在QE 腫瘤科先用電療5次為脊椎做止痛作用,可以止到痛。由於抽出肺部組織化驗結果沒有基因突變(他是吸煙人士),不能用標靶藥,想試免疫治療,但係測試結果低於1%亦不能用此治療,只能用化療, 化療藥物 Alimta + Carbonation 做四次,做了一次化療後血液化驗癌細胞指數由18點幾跌到8點幾,但係做了第二次化療後血液化驗癌細胞指數又升到12點幾,更不幸的系有腫瘤轉移到頸部淋巴,醫生嘅意思一線藥物已經系最好嘅藥,要轉化療藥只能轉一款藥,而且需要每週落一次藥,副作用亦比之前的要多,需要用到類固醇並且會對胃有影響,有可能會有胃潰瘍的情況(我先生現在本身有胃潰瘍和三叉神經痛,要复食呢啲病嘅藥物)。醫生嘅意思二線治療10個人入面只有1、2個人有作用,二線用免疫治療的比例都系咁上下,並且比較昂貴,自費買藥估計一個月需要大約5萬,加上佢常常發燒和貧血,需要入院輸血,系醫院都有發燒,醫生不批准出院,亦暫時沒有任何治療方案,請問醫生:我先生系咁嘅情況下可以有什麼治療?頸部淋巴是否可以做電療?有什麼建議或意見可以給我們?謝謝!

我先生在2019年3月確診肺腺癌第四期,二月底做了正電子掃描顯示肺部腫瘤7.9cm,周圍淋巴有腫瘤擴散,亦轉移到脊椎。在QE 腫瘤科先用電療5次為脊椎做止痛作用,可以止到痛。由於抽出肺部組織化驗結果沒有基因突變(他是吸煙人士),不能用標靶藥,想試免疫治療,但係測試結果低於1%亦不能用此治療,只能用化療, 化療藥物 Alimta + Carbonation 做四次,做了一次化療後血液化驗癌細胞指數由18點幾跌到8點幾,但係做了第二次化療後血液化驗癌細胞指數又升到12點幾,更不幸的系有腫瘤轉移到頸部淋巴,醫生嘅意思一線藥物已經系最好嘅藥,要轉化療藥只能轉一款藥,而且需要每週落一次藥,副作用亦比之前的要多,需要用到類固醇並且會對胃有影響,有可能會有胃潰瘍的情況(我先生現在本身有胃潰瘍和三叉神經痛,要复食呢啲病嘅藥物)。醫生嘅意思二線治療10個人入面只有1、2個人有作用,二線用免疫治療的比例都系咁上下,並且比較昂貴,自費買藥估計一個月需要大約5萬,加上佢常常發燒和貧血,需要入院輸血,系醫院都有發燒,醫生不批准出院,亦暫時沒有任何治療方案,請問醫生:我先生系咁嘅情況下可以有什麼治療?頸部淋巴是否可以做電療?有什麼建議或意見可以給我們?謝謝!

08-07-2019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
【活動花絮】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醫生講座及乙型肝炎快速檢測站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於2025年7月12日與地區合作伙伴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 及 癌症資訊網,舉辦了醫生講座及乙型 […]
【華乳消息】第二炮重磅預告!《中調乳順》書展簽名會・解鎖中西醫抗癌智慧
由多位中西醫師聯合著作的《中調乳順:中西醫攜手戰勝乳腺癌大小事》,將於香港書展首度亮相!🎉 📚 中西合璧,共建 […]
保誠「住院保障調查」:不足四成受訪者有信心應付突發醫療開支僅29%擁有住院現金保障
• 多達六成已購買醫療保險的受訪者表示,對持續上升的醫療保費感到憂慮,反映 出大多數人對現有醫療保障的信心不足 […]
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於7月10日發表《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研究報告,就改善香港的晚期照顧政策提出 […]
港大醫學院開展全球領先基因相關治療臨床試驗以根除乙型肝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率先開展多項臨床試驗,針對創新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基因相 […]
鼻咽癌治療新突破:JUPITER-02療效倍增 促請盡快納入藥物安全網助低收入患者
【2025年7月10日,香港】鼻咽癌治療迎來歷史性突破,臨床研究證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的新方案顯著延長鼻咽癌患 […]
香港醫療制度壓力漸增 逾百跨界專家代表齊聚研討重大疾病醫保對策
由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及香港醫社基金會合辦的「探索香港未來:重大疾病醫保研討會2025」今天順利舉行。約150位來 […]
研究證「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助減患者困苦程度及家庭問題 總結 10 年成果 啟發癌症服務新導向
面對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為了全方位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防癌會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