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標靶抗癌新突破 肺癌患者選擇多

標靶抗癌新突破 肺癌患者選擇多

11-11-2016

 隨著醫學界對肺癌的認知增加,治癌藥物推陳出新,肺癌的治療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治療方法,如近年已研發出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的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阿法替尼」(Afatinib),不但能縮小腫瘤,更有效延長患者的整體存活期。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指出,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常見於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腺癌,約佔肺腺癌總個案的50%。針對此類肺癌,醫學界沿用第一代口服標靶藥物多年,而近年更研發出療效更佳的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有效針對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中的Del 19及 Exon 21 突變的個案,成效尤其顯著。
 
陳醫生解釋:「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一旦黏著突變的EGFR 蛋白表面便不會脫落,抑制變異蛋白的效果不可逆轉,並能針對EGFR家族的多個受體;相對於第一代口服標靶藥物只能針對EGFR家族的其中一個受體及可逆轉的情況,可見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的藥效更持久。」陳醫生表示,第一及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副作用相約,普遍為皮膚反應(如紅疹)及腸胃反應(如腹瀉),惟此類副作用皆可有效預防及處理,需要時醫生可調較藥物劑量改善情況,故對患者的生活質素不會構成太大影響。
 
最近一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第一代口服標靶藥物的腫瘤反應率約為56%,而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則達70%;至於腫瘤受控達兩年或以上的機會,亦由第一代的8%提升至第二代的18%。若針對Del 19基因突變之個案而言,患者服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的整體存活期比使用化療延長超過一年,成效令人鼓舞。因此,現時醫學界已採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作為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的第一線治療,盼望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
基因檢測好有用 幫你對症下藥治療轉移性大腸癌
隨著醫學不斷發展,近年有愈來愈多新藥面世,晚期的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亦出現很大的改變,特別對腫瘤細胞進行基因檢測 […]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膜瘤?|鄒淑韻醫生
甚麼是腦腫瘤? 腦部大約可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左右兩邊各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額葉、頂 […]
痱滋與舌癌 | 黎逸玲醫生
舌癌的可怕之處,在於舌頭是維持生活品質其中一個重要的器官。舌頭幫助我們說話構音、咀嚼、吞嚥和感受味覺。不少病人 […]
提供另類療法是無牌行醫嗎? | 黎逸玲醫生
有美容中心負責人涉嫌勸喻三位癌症病人不要向私人醫生求診和服用化療藥,又替他們進行心靈治療、磁療法和回春療法,收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黃韻婷博士
🏃🏻個人簡介 Dr Wendy 黃韻婷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活動期望 / 心聲 忙到裙拉褲甩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馬偉傑醫生
🏃🏻個人簡介 馬偉傑醫生 |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活動期望 / 心聲 每一個落場跑的跑手,在起點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東東雲吞麵
🏃🏻個人簡介 東東雲吞麵|香港護士,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Everyone is No. 1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Ada Lo
🏃🏻個人簡介 ADA LO | 乳癌康復者、粉紅戰士癌症康復者龍舟隊隊員   🏅活動期望 / 心聲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Doris Cheung
🏃🏻個人簡介 Doris Cheung | 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60歲退休作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lark Cheung
🏃🏻個人簡介 Clark Cheung |健身教練、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