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過來人創資訊網 並肩抗癌不孤單

過來人創資訊網 並肩抗癌不孤單

02-02-2020

過來人創資訊網 並肩抗癌不孤單

採訪、撰文:許振邦  攝影:黃潤根

24日是國際抗癌聯盟年度世界癌症日,提到「都市頭號殺手」癌魔,「受害者」似乎總有一個喺左近,關注患者身體同時,亦不能忽視其情緒;我是吳偉麟(Alan),一生與「癌」字結下不解緣,連自己一家七口先後有六位不幸患上;身為過來人,年前從創立癌症資訊網,冀鼓勵患者及家屬,抗病路並不孤單。

 

每個人由呱呱墜地一刻開始,伴隨的包括資質,還有疾病。説我天生與癌症有淵源,並無誇張。母親腹大便便懷著我的時候,確診有鼻咽癌。醫生曾勸不如「保大棄小」,專心醫病,她堅決不肯,終憑驚人意志誕下我,母子平安,未幾更成功戰勝病魔;雖從小已知媽媽「抗癌產子」,惟初時對這頑疾體會不深。

直到2003年,這位「聞名已久」的「老朋友」終找上門,求診後證實鼻咽癌三期,當下簡直暗天霹靂。心想自己32歲,正值盛年,剛與友人開設傢俬公司,事業處於搏殺期:禍不單行的是,接下來數年,父親、兄長與兩位胞姊輪流確診不同癌病,最終爸爸與大姊不幸打輸這場仗,離開了我們。

醫療以外 須情緒支援

我算較幸運,治療1年後痊癒,讓我深切體會到,在治療及復康路上,患者需要的不止醫療,還有情緒支援。遂到癌症基金會做義工,後來漸發現,義工層面只幫到肯求助的患者,總有很多性格內向的不願對別人流露感受,負面情緒只往心內藏;適逢Yahoo Blog (博客)興起,我開始寫網誌,一方面抒發心情,一方面分享醫學資訊,與病友們攜手同行 。

相比後來流行的 fblG等社交媒體,博客好處是私隱度較高,即使彼此互動,都不認識,不易被起底,更能鼓勵對方暢所欲言;高峰期我的平台約有數百同道中人交流病情,又不時相約聚會。2009年更一起出書《癌症不是盡頭》,各自大談個人抗病經歷。

可惜好景不常,2010  Yahoo Blog 終止運作,為免資訊付諸流水,我決定創立癌症資訊網,滙集患者、照顧者及專業人士。內容主要圍繞該症的相關最新消息、報道及科研報告等,也定期舉辦座談會、工作坊和小組聯誼,宣揚同路人互助互勉精神。

十年人事幾番新,營運網站一路走來不易,但抗癌是漫漫長路,相關的資訊網任重道遠;回想我罹患的年代,網站大多是英語,普羅大眾往往不知從何入手,我的心願是打造華語世界最大癌症資訊平台。這心願或多或少與經歷有關,眼看親友一個個因病離去,尤其是大姊,原本經治療後康復,不幸抽中「下籤」, 2008年復發,1年後過身。

既然上天讓我僥幸存活,總覺得有份使命感做些有意義的事,才叫不枉此生。

眾籌增資源助病友

癌症資訊網 3 年前成立慈善基金,現主力提供四大服務,包括與中醫團體香港健康協會合作,轉介個案予對方贈醫施藥;平台另設「醫事問」 (Easy Ask)服務,邀請腫瘤科和外科醫生義務解答症狀 ;Alan解釋,公院往往無時間詳解病情,基層病友又無力光顧私家醫生,希望服務為患者提供醫療意見。

除照顧普羅大眾,平台亦顧及一些未能受惠於藥物資助安全網的中產患者,故推出網上眾籌計劃,讓申請人分享其故事和心願,冀集結社會人士募集醫療費,所得款項一筆過交予申請人。

然而他慨嘆,隨着醫療技術進步, 癌病已非絕症,惜醫療費太貴;以一款近年生產的肺癌藥為例,每月花費逾5萬港元,他期望眾籌短期可減輕患者經濟上燃眉之急,長遠引起外界關注,爭取政府及社會投放更多資源。

 

吳偉麟(Alan)小檔案

 

 

 

 

 

職銜: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
年齡: 49
家庭狀況: 已婚
簡介: 早年患鼻咽癌,家中7人有6個患此惡疾,父親及胞姊不幸離世; 2008年開始撰寫網誌,分享相關資訊及抗病心情 ,2010年創癌症資訊網,冀鼓勵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面對

原文報導: 信報

城中活動

2025-11-16 9:00 上午 粉跑 Pink Run.HK 2025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施政報告2025】加強癌症預防、篩查、診斷和治療
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 政府會繼續鞏固香港在癌症研究及防控工作的領先地位,優化對癌症病人的服務 […]
【港大醫學院】揭示降膽固醇藥抗肝癌機制 「老藥新用」潛力巨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被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a […]
【有誰共鳴】嘉賓:Grace
有誰共鳴 一位女性既是父母的女兒,是身邊人的伴侶。偶然遇上了癌症,多重身份要考慮的很多⋯⋯往往忘了照顧自己。 […]
【渣打香港馬拉松慈善計劃2026】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x 善寧會
我們很榮幸宣布,「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CICF)正式成為渣打香港馬拉松慈善計劃2026的受惠慈善機構之一!感 […]
【有誰共鳴】嘉賓:李天嵐
有誰共鳴 分享嘉賓係註冊中醫師 李天嵐,除咗同大家講中醫調養,仲同大家分享自己成長與從醫路上嘅體會。 學習領航 […]
【安全網藥物】新⼀代 BTK 抑制劑正式納入醫院管理局藥物名冊及安全網 為慢性淋巴細胞⽩⾎病患者燃點希望
2025 年 9 ⽉ 1 ⽇,香港 – 慢性淋巴細胞⽩⾎病(「慢淋」,Chronic lymphocytic […]
粉跑 Pink Run.HK 2025 人寵齊跑 為遺傳性癌症患者打氣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繼續支持 Pink Run!  齊心為遺傳性乳癌及其他遺傳性癌症患者加油打氣 由香港遺傳性乳 […]
【活動花絮】香港青年節「全城全運,共融智航」遙控帆船維港體驗嘉年華暨啟動典禮
香港島青年聯會於2025年8月30假香港遊樂場協會海洋新幹線水上活動中心舉辦了香港青年節「全城全運,共融智航」 […]
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預計2050年肝癌患者翻倍 六成肝癌病例可預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 […]
【免費派發】癌症治療專用營養品 Oral Impact 速癒素
感謝 雀巢健康科學 再次捐贈 Oral Impact 速癒素 即飲裝予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持續支援基層癌症病 […]
【中醫】減壓有方 減癌症風險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的人數持續增加。據2022年香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超過50%的香港人感受到不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推出乳癌手術資助計劃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肩負著平衡香港私營及公營醫療體系差異的社會責任,一直以病人為本,致力為病人提供優質及具透明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