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癌症資訊網設眾籌 為患癌「N無人士」籌藥費

癌症資訊網設眾籌 為患癌「N無人士」籌藥費

07-08-2018

癌症資訊網設眾籌 為患癌「N無人士」籌藥費

 

62歲陳伯去年確診肺癌第四期,一年來為治療費用已花60多萬,女兒Doris冀透過眾籌籌集父親醫藥費約60萬,完成整個療程。梁銘恩攝(蘋果日報)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推出藥物資助眾籌平台,為未能受惠於政府安全網經濟援助的癌症患者,籌募善款,資助其腫瘤科藥物費用。首階段眾籌計劃將於下月開始,現正接受申請,初步已接觸約30宗個案。

基金主席方嘉儀指,眾籌計劃規定,捐款申請者必須為香港人,證明在港接受治療,並持有醫生發出的藥物處方。而資產審查則較政府藥物資助計劃為寬鬆,門檻為家庭每月總收入低於全港家庭月入中位數2倍,以4人家庭為例,即不可多於8.2萬元,另外資產亦不多於80萬元,自住物業不會計算在內。

申請個案會交由6人評審小組負責審批,成員包括醫護和社福界人士。慈善基金收到求助個案後,會派社工初步評估,進行面談和採訪,經基金評審委員同意後,會上載到「E-give」等獨立眾籌平台、癌症資訊網頁和facebook,在兩個月時間內呼籲善長捐款,估計由籌款到病人收款過程需時3個月。

癌症資訊創辦人吳偉麟指,隨著醫療進步,癌症療法日新月異,惟政府援助未能與時並進,不少新藥都未有納入資助。作為患癌過來人,他指面對無止境的抗癌路,因病動輒用上數十萬元,但中產夾心階層卻受限於資產審查,未能受惠於政府援助,如關愛基金和社署撒瑪利亞基金等,「如果只係一路等政府出招,可能唔少病友都等到死」,希望透過病人組織力量「自救」,解燃眉之急。

62歲陳伯去年確診肺癌第四期,其女兒Doris指得知消息時晴天霹靂,「一味得個驚字」,因醫生估計傳統治療方案無效,建議採用「免疫治療」,以藥物針對阻截癌細胞發出訊號,助免疫系統辨認和對抗癌細胞。但針藥所費不菲,每一針所需4萬元,每隔3周就需注射一次,Doris指,一年來為治療父親肺癌已花60多萬,積蓄殆盡,現時家庭收入來源只靠兩姊妹,月入約3萬多元和父親所領取的傷殘津貼,承受巨大心理壓力。Doris希望透過參加眾籌計劃,能籌集父親醫藥費約60萬,完成整個療程。

 

文章來自:蘋果新聞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article/20180806/58531907

城中活動

2025-11-16 9:00 上午 粉跑 Pink Run.HK 2025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港大醫學院】揭示降膽固醇藥抗肝癌機制 「老藥新用」潛力巨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被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a […]
【有誰共鳴】嘉賓:Grace
有誰共鳴 一位女性既是父母的女兒,是身邊人的伴侶。偶然遇上了癌症,多重身份要考慮的很多⋯⋯往往忘了照顧自己。 […]
【渣打香港馬拉松慈善計劃2026】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x 善寧會
我們很榮幸宣布,「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CICF)正式成為渣打香港馬拉松慈善計劃2026的受惠慈善機構之一!感 […]
【有誰共鳴】嘉賓:李天嵐
有誰共鳴 分享嘉賓係註冊中醫師 李天嵐,除咗同大家講中醫調養,仲同大家分享自己成長與從醫路上嘅體會。 學習領航 […]
【安全網藥物】新⼀代 BTK 抑制劑正式納入醫院管理局藥物名冊及安全網 為慢性淋巴細胞⽩⾎病患者燃點希望
2025 年 9 ⽉ 1 ⽇,香港 – 慢性淋巴細胞⽩⾎病(「慢淋」,Chronic lymphocytic […]
粉跑 Pink Run.HK 2025 人寵齊跑 為遺傳性癌症患者打氣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繼續支持 Pink Run!  齊心為遺傳性乳癌及其他遺傳性癌症患者加油打氣 由香港遺傳性乳 […]
【活動花絮】香港青年節「全城全運,共融智航」遙控帆船維港體驗嘉年華暨啟動典禮
香港島青年聯會於2025年8月30假香港遊樂場協會海洋新幹線水上活動中心舉辦了香港青年節「全城全運,共融智航」 […]
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預計2050年肝癌患者翻倍 六成肝癌病例可預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 […]
【免費派發】癌症治療專用營養品 Oral Impact 速癒素
感謝 雀巢健康科學 再次捐贈 Oral Impact 速癒素 即飲裝予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持續支援基層癌症病 […]
【中醫】減壓有方 減癌症風險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的人數持續增加。據2022年香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超過50%的香港人感受到不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推出乳癌手術資助計劃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肩負著平衡香港私營及公營醫療體系差異的社會責任,一直以病人為本,致力為病人提供優質及具透明度的 […]
【北上陪診】 感激一羣有愛心和耐性以及無私奉獻的義工們
義工William:「每次見到患者及家屬能成功北上取藥和分享自己對照顧患者的經驗都感覺非常滿足。因為癌症治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