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大腸癌急升為頭號癌症 團體冀放寬藥物資助

大腸癌急升為頭號癌症 團體冀放寬藥物資助

01-06-2017
(右一:尹兆堅,右二:邱宗祥)李錦鏵攝 (蘋果日報)

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2014年有4,979宗新症,不過在藥物資助方面卻遠不如肺癌及乳癌般,標靶藥也可獲政府資助,只有癌細胞擴散到指定情況的患者才有機會獲關愛基金資助。有腫瘤科醫生及關注團體希望,關愛基金能夠放寬藥物資助限制,醫管局長遠也應考慮把標靶藥納入藥物名冊。

 

腫瘤科專科醫生邱宗祥表示,根據2014年有2,034人死於大腸癌計算,推算本港有2,000名第四期腸癌患者。他指,現時國際公認醫治第四期腸癌的方案為化療加標靶藥,與只做化療者比較,可減低死亡風險逾三成,惡性腫瘤縮小的機會亦大3倍。不過,醫管局只為化療藥物給予全額資助;但標靶藥卻需病人自費,而且未納入藥物名冊。

 

他認為,其他常見癌症如肺癌及乳癌等,政府或醫管局早已把大部份標靶藥納入資助範圍,而大腸癌已成為頭號癌症,政府應加快步伐資助標靶藥。

 

他又指出,現時關愛基金雖會為第四期腸癌病人提供標靶藥資助,但需先經過生物標記化驗,確認病人沒有RAS基因變異後,再確認病人的癌細胞只擴散到肝臟才會資助,「如果又擴散到肝、又擴散到其他器官,係唔會批」。2016年關愛基金只為55名上述病人提供資助,佔所有第四期腸癌病人的2.7%。

 

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關愛基金的審批條件太苛刻,並非根據病情需要而作資助,期望新政府7月上場後,考慮放寬藥物資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70531/56765623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網上直播 | 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網上直播 | 腎癌怎麼防治?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是由香港大學知識 […]
癌症篩查刻不容緩 減死亡率帶動科創
癌症已成香港市民健康的頭號威脅,然而直至現時為止,本港沒有全面、有效的癌症篩查制度,落後於其他先進地區數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