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抗癌勇士隊】90後朝九晚八長期OT患淋巴癌 康復後加入慈善機構活出第二人生

【抗癌勇士隊】90後朝九晚八長期OT患淋巴癌 康復後加入慈善機構活出第二人生

19-06-2021

【抗癌勇士隊】90後朝九晚八長期OT患淋巴癌 康復後加入慈善機構活出第二人生

▲ Alex現時與病友組織「抗癌勇士隊」,鼓勵更多癌症康復者跳出人生框框。

「難得有第二人生,是否繼續做商業工作?」癌症會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航道,現年28歲的任瑞明(Alex)是其中一位。他大學畢業後於公證行工作,朝九晚八,長期加班;期間經常咳嗽,更發現頸部腫起,求醫後確診患淋巴癌。捱過癌症,他由只懂賺錢的「打工仔」,變成自薦加入慈善機構的助人者,扶助其他癌症病友,只求活得更有意義;目前更成立「抗癌勇士隊」,招募病友加入,鼓勵大家活得更精彩。

剛畢業時,工作是為了賺錢,想有一番成就;患癌後,躺在病榻上,看著醫院的天花板,不期然反思:『這就是人生要追求的目標嗎?怎樣可令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 康復後,Alex勇於嘗試不同運動,曾潛水探索海底世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長期加班到患癌臥床

甫踏入社會,Alex就於公證行從事客戶服務工作,工時曾長達13小時,坦言常常不知下班時間。入職不久,他突然常常咳嗽,頸部腫起,摸到淋巴結,晚上睡覺時全身冒冷汗。向家庭醫生求診後,發現胸腔淋巴腫大,檢查後確診第2至3期淋巴癌,腫瘤約有十幾厘米大,當年為2017年,他才24歲,此前家族並無患癌史。

20多歲就面臨死亡這個話題,Alex坦言為未來感憂慮——會否康復,康復後會否復發,前途如何……惟他從沒言棄,認為自己所患的病治癒率高,已算不幸中的大幸。縱然如此,治療過程並不好受。

最辛苦是化療,會改變胃口,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由口腔到食道到腸道。很想嘔,好像身體不是自己的。最親的人也不會明白,只有體會過的人才會明白。

 

縱有家人支持,所有療程還需自己承受。當醫生表示其體質應付得來後,Alex亦重拾信心,認為咬著牙關,就一定能渡過:「撐著捱過化療,完成後,就雨過天青了。」

Alex坦言,療程雖然辛苦,但脫髮問題對自己並無太影響。(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Alex認為,即使患癌,也要保持心境開朗,身體稍好,可以去玩樂,好好放鬆一下。

經歷過化療和電療,Alex坦言化療最辛苦,經常想嘔,被折騰得身體好像不是自己的。

Alex坦言,療程雖然辛苦,但脫髮問題對自己並無太影響。(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薦入病友組織扶助他人

治療那大半年,公司讓他停薪留職,休養過後,翌年重返職場,嘗試投入工作,認為總要面對。初期他感到特別容易疲憊,後來漸有改善,但較擔心的是壓力及工作量。那段日子,他再思前路,難得有第二人生,是否仍繼續做商業工作?

覺得自己也算幸運,完成化療後,仍然活著。這段很多人也覺得痛苦的經歷,令我更珍惜一切,並想用此經歷鼓勵同路人。

 

於是,他決定辭職,尋找較有意義、與癌症或醫療相關的工作,看到慈善機構「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Alan)的個人訪問,了解其經歷後,毛遂自薦。後來他成功獲聘用,於2019年入職,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

▲ Alex說,有時候同路人之間的鼓勵比親人的說話來得奏效和安心,因對方較明白患者的感受。但患者和照顧者的壓力也不少,需互相體諒。(劉卓姿攝)

 

Alex重返職場後,希望找到一份較有意義的工作,開展第二人生。現時他更與同事江善彤(左一)、唐天鳳(右一)組成「抗癌勇士隊」,鼓勵更多康復者跳出框框,多作嘗試。(劉卓姿攝)

Alex(左二)康復後辭去舊職,於2019年自薦加入「癌症資訊網」,扶助更多癌症病友,並教大眾重新認識癌症。(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

加入「癌症資訊網」後,Alex與同事籌辦過不同活動,包括耕田、話劇、慈善跑。同事唐天鳳(中)比Alex早入職,欣賞他轉行後,積極嘗試自己不擅長的範圍。(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抓緊得來不易的第二人生

身為創辦人的Alan壯年時亦曾患癌,這些年來聘請過多位年輕癌症康復者,明白彼此身體的限制,亦深知許多機會並非必然。早已抓緊第二人生的他分享道:「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錯過了就沒有了』,他們都很能演繹。共事多時,他們都明白『諗到就要做』。」

康復初期,Alex對於癌症患者這身分,曾有些微介懷;但畢竟決定服務癌症病友,他選擇勇敢面對。現時,他仍需定期覆診,讓醫生了解康復進度。運動有助康復,治療期間或完成治療後,他在能力範圍內做到、可以做的運動,也照樣嘗試。目前他每個月會做5至6次運動,包括跑步、行山、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若感到辛苦、疲累,就停下來休息,適可而止,不會勉強。

▲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Alan)希望藉「抗癌勇士隊」3名召集人的經歷作為參考,讓同路人明白人生可以重新演繹,並且可以活得很精彩。(劉卓姿攝)

Alex覺得自己算是幸運的一群,完成化療後仍有氣息活下去。(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難得有第二人生,Alex把握機會遊歷,享受得來不易的時光。(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康復後,Alex並不會宅在家中,積極嘗試不同的運動,曾參加賽跑。(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Alex個性較樂觀,選擇正面面對曾患癌的經歷。(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

Alex閒時也會去行山舒展身心,每個月會做5至6次運動。(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鼓勵癌症康復者突破框框

最近Alex與另外兩位淋巴癌康復者兼同事唐天鳳(Katy)和江善彤(Stella)組成「抗癌勇士隊」,鼓勵更多同路人走出來,跳出人生框框,拿出勇氣,一起嘗試不同的事物。其中,Katy比Alex早入職,見證其成長:「他甚麼也願意去做去試。有些事我們不一定很熟悉、很擅長,但至少願意嘗試,不懂的話就找方法。」

喜歡踢足球的Alex笑言,希望將來可以組織足球隊。Alan隨即提醒要先招募勇士隊成員,屆時再辦勇士隊分支。

大家可能仍停留在較舊的觀念,認為『癌症是絕症,一定吐血死』。希望透過不同活動,讓大眾認識癌症,知道癌症並不那麼可怕。

 

癌症有年輕化趨勢,患癌治療期間固然辛苦,但Alex鼓勵患者:「咬緊牙關,就可渡過,並非沒可能的事」。Alan亦語重心長表示,深盼大眾重新認識癌症,有更多康復者認識「抗癌勇士隊」,接觸三位年輕康復者,明白人生可以重新演繹,是可以如此精彩。

▲ 三名癌症康復者均於20多歲時患上淋巴癌,康復後勇於跳出框框,嘗試潛水、划龍舟等運動,現組成「抗癌勇士隊」鼓勵同路人。圖左至右:江善彤(Stella)、任瑞明(Alex)、唐天鳳(Katy)。(劉卓姿攝)(劉卓姿攝)

 

抗癌勇士隊招募隊員

三名80後、90後淋巴癌康復者唐天鳳、江善彤、任瑞明組成「抗癌勇士隊」,分享自身經歷,希望令大眾關注癌症年輕化現象,提醒年輕人留意身體發出的癌症症狀,並作出相應準備。保柏香港全力支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抗癌勇士隊」計劃,「抗癌勇士隊」現正招募18至40歲的癌症康復者加入,分享經歷,一起嘗試更多不同種類的運動,在抗癌路上同行,積極活出「第二次人生」。詳情請聯絡【癌症資訊網】

 

如欲了解其他「抗癌勇士隊」成員

「抗癌勇士隊」成員唐天鳳(Katy)的經歷【請按此】

「抗癌勇士隊」成員江善彤(Stella)的經歷【請按此】

 

文章來自: Topick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 2983478/%E3%80%90%E6% 8A%97%E7%99%8C%E5%8B  %87%E5%A3%AB% E9%9A%8A%E3%80%9190%E5% BE%8C%E6%9C%9D% E4%B9%9D%E6%99%9A    %E5%85%AB%E9%95%B 7%E6%9C%9FOT%E6%8 2%A3%E6%B7%8B%E5% B7%B4%E7%99%8C%E3 %80%80%E5%BA%B7%E5% BE%A9%E5%B E%8C%E5%8A%A0%E 5%85%A5%E6%85%88%E5 %96%84%E6%A9%9F%E6%A   7%8B%E6%B4%BB% E5%87% BA%E7%AC%A C%E4%BA%8C%E4%B A%BA%E7%94%9F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加入全球肺癌聯盟(GLCC)
全球肺癌聯盟 (GLCC) 是由來自全球 30 個國家超過 40 個患者組織組成的聯盟。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好 […]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戰勝膽囊癌及膽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2月22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拯救膀胱,戰勝膀胱癌!多學科專家告訴你如何兩全其美(2024-8-31)
2024年8月31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大 […]
2023肝癌治療新技術,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3年12月30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 […]
乳腺癌怎麼防治,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4年10月28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 […]
戰勝肺癌!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2024-11-30)
2024年11月30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 […]
養和醫療集團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 嶄新肝癌治療 Histotripsy 2.0 系統 引領癌症治療新里程 造福肝癌患者
(2025 年 4 月 29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獲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捐贈嶄新的「肝癌無創組織碎 […]
【中西醫結合治療】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 演講報告
在很多的病症上,西醫和中醫都可以發揮互補角色。在癌症治療路途上,中西醫結合治療亦是大部分癌症病人的選項。「癌症 […]
【家支援醫事講】鼻咽癌 ——講座回顧
【鼻咽癌免疫治療—-講座回顧】 感謝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浩勳醫生為大家深入講解鼻咽癌的早期與晚期症狀、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小冊子 出版咗啦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聯同 Hong Kong SBRT Study Group 合作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