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大學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發mRNA藥物治療鼻咽癌

【大學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發mRNA藥物治療鼻咽癌

26-06-2024
 中大醫學院與美國傑克森實驗室合作,以EB病毒作為治療標靶,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出一種創新的鼻咽癌治療藥物,針對性地殲滅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左二起)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曾智敏教授和羅國煒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馬碧如教授、美國傑克森實驗室的鄭瑚博士及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副教授李林鮮博士。
中大醫學院與美國傑克森實驗室合作,以EB病毒作為治療標靶,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出一種創新的鼻咽癌治療藥物,針對性地殲滅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左二起)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曾智敏教授和羅國煒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馬碧如教授、美國傑克森實驗室的鄭瑚博士及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副教授李林鮮博士。
馬碧如教授表示,鼻咽癌的發病期數是影響病人預後及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早期鼻咽癌的五年存活率可超過90%,但晚期則降至少於50%。
馬碧如教授表示,鼻咽癌的發病期數是影響病人預後及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早期鼻咽癌的五年存活率可超過90%,但晚期則降至少於50%。
 曾智敏教授形容他們研發的mRNA脂質納米顆粒為「聰明導彈」,機制是將體內的EB病毒由潛伏狀態轉為裂解狀態,並將其「引爆」。
曾智敏教授形容他們研發的mRNA脂質納米顆粒為「聰明導彈」,機制是將體內的EB病毒由潛伏狀態轉為裂解狀態,並將其「引爆」。
 羅國煒教授表示,由團隊研發的mRNA新藥針對EB病毒陽性癌細胞,因此預期的副作用會較化療少,並可以與免疫療法並用以產生協同效應,令治療效果更佳。
羅國煒教授表示,由團隊研發的mRNA新藥針對EB病毒陽性癌細胞,因此預期的副作用會較化療少,並可以與免疫療法並用以產生協同效應,令治療效果更佳。

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以EB病毒作為治療標靶,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出一種創新的鼻咽癌治療藥物,針對性地殲滅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中初步證實治療成效,有望配合免疫療法產生協同效應,並為其他與EB病毒相關的癌症類型提供另一項治療選擇。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EB病毒作為治療靶點

鼻咽癌是華南地區常見的癌症,又有「廣東瘤」之稱,是香港常見的頭頸癌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1年數據,鼻咽癌在男性常見癌症類型中排名第九,死亡率則排名第十,新登記病例超過550宗。值得注意的是,鼻咽癌以超過110宗病例,成為20至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

鼻咽癌的發病期數是影響病人預後及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早期鼻咽癌的五年相對存活率可超過90%,但晚期則降至少於50%。然而,現時尚未有針對鼻咽癌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因此提供予晚期、復發或腫瘤轉移患者的治療選擇仍然有限。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羅國煒教授表示:「中大醫學院過去二十年在鼻咽癌研究上有多個突破性發現,包括破解鼻咽癌的全基因組圖譜及證實『血漿EB病毒DNA篩查』能有效地提早檢測鼻咽癌。在此新研究,我們進一步探索以EB病毒作為標靶以治療腫瘤的潛力,並利用mRNA技術成功研發新藥。」

mRNA藥物誘導EB病毒陽性的癌細胞變活躍並將其引爆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和美國傑克森實驗室合作研發了一種合成mRNA藥物,透過啟動EB病毒特有的自殺機制殲滅鼻咽癌細胞。此mRNA脂質納米顆粒製劑,與稱為mTZ3-LNP的轉錄激活劑合成,用於針對EB病毒的標靶治療。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曾智敏教授解釋:「當EB病毒進入了我們的細胞就會維持『潛伏狀態』,變得不活躍。當細胞被激活後,病毒會進入裂解周期,宿主細胞繼而在過程中死亡。我們研發的mRNA脂質納米顆粒就像一個開關,將體內的EB病毒由潛伏狀態轉為裂解狀態並將其『引爆』。研究結果顯示,此激活劑在EB病毒陽性的癌症模型中,能夠有效及安全地抑制腫瘤生長。」

羅教授補充:「外國研究已嘗試利用mRNA藥物治療多種癌症類型,包括肝癌。我們率先嘗試將此嶄新技術應用於鼻咽癌治療,並很高興在小鼠模型取得滿意成果,且沒有產生抗藥性。由於此新藥針對EB病毒陽性癌細胞,因此預期的副作用會較化療少。我們預計這種新型 EB病毒標靶藥物可以與免疫療法並用以產生協同效應,令治療效果更佳。除鼻咽癌外,mTZ3-LNP還可用於其他與EB病毒相關的癌症。」

此項研究由創新及科技基金、醫療衞生研究基金及研究資助局的卓越學科領域計劃資助。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大學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發mRNA藥物治療鼻咽癌
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以EB病毒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更多治療選擇 新一代標靶藥控病效果更進步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是本港一種常見的白血病,縱使為血癌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個「肝立方」獲日內瓦發明展金獎 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仿生肝立方:肝癌和肝病的全面精準診療平台」(簡稱「肝立方」 […]
【醫療新知】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公開亮相包括癌症測試及心血管疾 […]
「1+」新機制 兩治癌新藥准在港註冊
特區政府推出「1+」新藥審批機制實施後,已有兩款癌症新藥獲批准在香港註冊,讓更多本地病人受惠。醫院管理局表示, […]
【北上求診】政府延續「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至明年三月底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三月七日)公布,「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會延續至明年三 […]
【醫學研究】港大醫學院研究顯示太極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質素
晚期肺癌患者睡眠障礙及心理症狀 影響整體存活率 肺癌一直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亦是主要的癌症死因。晚期肺癌患者長 […]
FDA批准首個靶向HER2陽性跨癌種治療藥Enhertu
近日,美國FDA批准了一款針對轉移性HER2陽性實體瘤的靶向藥物,這意味著該類患者無論是哪種癌症類型以及癌細胞 […]
【中西醫協作】醫務衞生局委任中醫藥發展專員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四月十日)宣布,經公開招聘後,委任鍾志豪博士為中醫藥發展專員。任期由二○二四年五月二 […]
【癌症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究應對肝癌免疫治療的抗藥性
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第四大及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2021年,本港有超過1,400人死於肝癌。對於無法進行切除腫瘤手 […]
【癌症治療】綠葉製藥創新葯在港澳門上市 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迎來新突破
2024年3月7日,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由香港腫瘤治療學會主辦、綠葉製藥集團支持的“小細胞肺癌(SC […]
【醫學研究】中大研究發現咽峽炎鏈球菌可引致胃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