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 (液基薄層柏氏抹片)的合併檢測」(合併檢測) 服務

「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 (液基薄層柏氏抹片)的合併檢測」(合併檢測) 服務

05-05-2023
「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 (液基薄層柏氏抹片)的合併檢測」(合併檢測) 服務
「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 (液基薄層柏氏抹片)的合併檢測」(合併檢測) 服務

家計會推出包括HPV DNA檢測的合併檢測 能於較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並減癌症風險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家計會) 於今年四月份推出一項全新的「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 (液基薄層柏氏抹片)的合併檢測」(合併檢測) 服務,讓30歲或以上的婦女,除了傳統的子宮頸細胞檢驗之外,多一項較高靈敏度、能於較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的子宮頸篩查服務的選擇。

家計會執行總監林慧翔醫生表示:「家計會作為預防子宮頸癌的先鋒,過去五十多年來致力推廣公眾教育及提供預防子宮頸癌的健康服務。以最新的臨床研究證據及醫學專家的指引作為依據,家計會本月開始提供合併檢測,其中所包含的HPV DNA檢測,能夠檢測出致癌的高危HPV(hr-HPV)類型。」年齡30歲或以上的婦女可以選擇接受收費為港幣750元的合併檢測,或收費為港幣310元的單一子宮頸細胞檢驗(液基薄層柏氏抹片)*。

多個西方國家已根據在國内人口中進行的隨機對照試驗的證據,把HPV檢測納入其子宮頸篩查計劃的國家指引之中。在本港,香港婦產科學院於2016年修訂的《子宮頸癌預防及普查指引》 (p.5-6) (HKCOG Guidelines for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 2016),建議將HPV檢測納入子宮頸預防策略中的主要篩查方法。香港大學於2020年發表一項本地研究,其發現與海外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脗合,顯示合併檢測能夠於較早期發現癌前病變(https://hub.hku.hk/handle/10722/281714)。世界衞生組織於2021年7月更新了指引(WHO Guideline for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Pre-cancer Lesions for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改變全球對抗子宮頸癌策略,轉以HPV DNA檢測作為各種篩查方法建議中的首選,配合篩查、分流及治療之策略。

衞生防護中心 – 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於2021年6月更新其《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的癌症篩查建議摘要》,指出鑑於hr-HPV檢測的較高靈敏度,能夠於較早期篩檢出癌前病變個案,以致能及早治療,有望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容許較長檢測間距,以及自行採樣的可行性,因此建議一般風險的30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可選擇接受hr-HPV 檢測或合併檢測,作為細胞檢驗的另一選擇;hr-HPV陰性的女性可每隔5年重覆篩查。至於對25至29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的建議沒變,即若連續兩年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正常,以後每三年接受一次篩查。

家計會高級醫生王靜妍醫生指出:「合併檢測作爲篩查方法的好處是為婦女提供雙重的信心保證,因為它有較高靈敏度,能夠同時透過檢測異常細胞及hr-HPV感染以評估子宮頸癌風險。若兩者結果均為陰性, 就診者就可延長下次篩查的間距至5年。此外,只需要同一個樣本,便可以一次過進行兩項檢測,採樣方法與細胞檢驗無異。」

林醫生說:「家計會提供的HPV DNA測試由香港大學病理化驗所提供。該測試經過臨床驗證,並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用作子宮頸篩查。它可檢測14種hr-HPV類型,包括最高風險的HPV-16和HPV-18基因型。超過95%的宮頸癌病例是由hr-HPV持續感染引起的 (WHO:HPV and cervical cancer)。」

根據香港婦產科學院的指引,HPV陽性及細胞檢驗陰性的婦女,如基因分型顯示有HPV-16或HPV-18就會獲轉介進行子宮頸窺鏡檢查,否則只需按建議的時間再接受篩查;HPV陰性及細胞檢驗陽性的婦女,則會視乎細胞病損程度,按建議的時間再接受篩查或獲轉介進行子宮頸窺鏡檢查;雙陽性個案會直接獲轉介進行子宮頸窺鏡檢查。

王醫生表示:「單以高危HPV作檢測而沒有分流,假陽性結果及窺鏡檢查轉介比率會增加。至於合併檢測,HPV陽性的就診者將根據子宮頸細胞檢驗報告作分流,醫生便可即時為其決定是否需要接受子宮頸窺鏡檢查,尤其年輕女性短暫性感染HPV的比率較高,可減低因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帶來的焦慮和痛楚。

子宮頸癌為2020年香港女性最常見癌症的第七位,並於同年本港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八位。2022年在家計會進行的31,954個子宮頸細胞檢驗中,異常細胞個案佔5.77%。王醫生指出,在2020年,香港每十萬名女性中有7.6宗子宮頸癌(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2年10月),及只有52.1%表示曾接受子宮頸普查 (衞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落後於世衞所定於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的目標,即每十萬名婦女的發病率低於4宗,其中包括達到以下的目標:90%的女童在15歲或之前完成HPV疫苗注射;70%的婦女在35歲或之前接受一次高效檢測方法的篩查,並於45歲或之前再接受第二次;90%確診子宮頸病的婦女獲得合適治療。她提醒婦女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的重要,以及注意子宮頸癌的症狀,如不正常出血,因為篩查並非百分百準確。

有關家計會子宮頸篩查服務詳情,請參閱服務單張或家計會網站:www.famplan.org.hk。公眾查詢請致電家計會診所服務熱線2572-2222。

* 家計會採取就診者分流措施,「子宮頸細胞檢驗」及「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的合併檢測」為單一服務項目,並適用於下列的服務,不同的安排如下:

  • 「節育指導服務」 ─  就診者需繳付護士評估費:$30 (居港權人士) / $60 (非居港權人士)
  • 「婦女健康服務」、「更年期服務」、「婚前檢查」及「懷孕前檢查」─ 「子宮頸細胞檢驗」或「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的合併檢測」乃包含於各服務套餐之內,相關服務費用請參閱家計會網頁
林慧翔醫生及王靜妍醫生
林慧翔醫生及王靜妍醫生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為非牟利志願機構,提倡性與生殖健康與權利,提供有關資訊、教育、醫療及輔導服務,並推廣「計劃生育,克盡親職」的觀念。

原文連結:「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 (液基薄層柏氏抹片)的合併檢測」(合併檢測) 服務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港大醫學院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 […]
在家採樣檢測 HPV 助早篩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及香港女性致命癌症之一,據世衛資料,95%子宮頸癌病例由HPV引發。除了傳統HPV和柏氏 […]
乙型肝炎民間篩查見成果 梁熙籲政府資助市民篩查
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早前與社區組織銀騎士,於去年10月在柴灣漁灣邨舉辦「乙型肝炎社區篩查活動」 […]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美國默沙東藥廠攜手為製藥業界創造以數據驅動的新方案
(香港,2023 年 8 月 11 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拍美國默沙東藥廠(默沙東)舉辦「醫 […]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成立 推動粵港澳醫療合作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昨日在香港舉行成立典禮,全國政協常委高永文榮任該會榮譽會長。協會旨在推動香港與大灣區醫療 […]
浸大發現草藥提取化合物「異甘草素」具備治療胰臟癌潛力
一項由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從中草藥「甘草」提取的一種類黃酮物質「異甘草素」,可抑制胰臟癌 […]
莫德納默沙東皮膚癌疫苗 開始招募後期研究受試者
(路透華盛頓26日電)美國莫德納藥廠今天宣布,已開始招募參與後期研究的患者,以評估該藥廠和默沙東集團合作研發的 […]
宏利香港推出「活耀人生危疾保PRO」 提供市場首創的末期癌症治療保障
宏利香港推出「活耀人生危疾保PRO」 提供市場首創的末期癌症治療保障[1] · 憂慮醫療成本上漲的客戶,提供保 […]
養和早餐分享會 新一代放射治療: 質子治療的臨床優勢及其在其他先進國家的趨勢/應用
質子治療有效提升腫瘤控制的同時,又可以降低治療副作用,絕對係癌症病人一大喜訊! 我們很榮幸受邀出席早前養和醫院 […]
港大醫學院發現引致胃癌化療耐藥性和腫瘤復發的新分子機制 揭示治療的可行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馬桂宜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度發現導致胃癌患者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 […]
中大在大中華地區首次引入嶄新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 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效果滿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泌尿科手術團隊於今年5月引入嶄新的組合式機械人手術系統,並進行了該新型手術系統在大中 […]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肝癌適應免疫療法的關鍵 開創新型聯合療法作二期臨床研究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近的研究揭示肝癌細胞能「適應」免疫療法,令這種目前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