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在抗癌路上,音樂伴你同行

在抗癌路上,音樂伴你同行

14-12-2022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4年級生 盧穎心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4年級生 盧穎心

面對癌症和各種治療時,相信不少病人及其家人難免會感到焦慮和疲倦。 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 並不代表你們不夠堅強、不夠厲害, 相反是身體提醒你們可以嘗試找方法愛護自己, 舒緩情緒和不適。 有沒有想過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音樂呢? 今次就讓我和你們分享一下音樂在抗癌路上可扮演的角色吧!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中,78 名即將接受電療的患者被平均隨機分配到音樂治療組和非音樂治療組,而當中38 名患有乳腺癌,40 名患有頭頸癌。兩組均在模擬前和模擬後接受狀態-特質焦慮量表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S Anxiety) questionnaire) 和症狀窘迫溫度計 (Symptom Distress Thermometer (SDT))評估。音樂治療組的患者接受了音樂治療師的諮詢和在此期間選擇了在模擬期間播放的音樂。非音樂治療組的患者沒有接受音樂治療師會診,也沒有在模擬過程中聽到預先錄製的音樂。 結果顯示音樂治療組的焦慮程度和症狀困擾的程度在模擬後都有顯著性降低, 但非音樂治療組並沒有, 顯示音樂治療有效減低電療模擬的焦慮。

另一項隨機對照試驗測試了116名乳腺癌或婦科癌症女病人用音樂治療對電療期間疲倦和抑鬱的幫助。音樂治療組(53人)和非音樂治療組(63人)都接受了疲倦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Fatigue (FACT-F))、癌症治療相關生活品質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 (FACT-G))和貝克抑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的評估。音樂治療組在電療期間進行了10 次音樂治療,而非音樂治療組則沒有。與非音樂治療組相比,音樂治療組的 FACT-F和FACT-G結果都具有顯著性進步。這證明了個人音樂治療課程可能有效減少與癌症相關的疲勞和抑鬱症狀,並改善接受電療的乳腺癌或婦科癌症女性的生活質素。

證據顯示音樂治療對癌症病人在電療之前和期間有效舒緩焦慮抑鬱和疲倦。 當然我們需要更多數據和研究才能證實在其他情況下,音樂治療對癌症病人及其家人是否有效。 但是這些正面結果都指向音樂可能有效舒緩治療帶來的情緒和身體上的不適。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了解更多和透過註冊音樂治療師嘗試音樂治療。

不過若各方面條件未許可接受正規的音樂治療,亦可以嘗試自己用音樂紓解情緒, 和舒緩治療間的不適。 在此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小貼士,讓大家參考一下吧!

聽音樂選曲方面當然可選擇自己一向喜歡的樂曲、歌手或樂風, 也可嘗試聆聽一些節奏較為緩慢而且抒情的歌曲平復情緒、 或欣賞一些帶有正面鼓勵性質的歌曲。 音樂不但可以用來聽,也可以自己做音樂,切身享受音樂的樂趣。即使家中沒有任何樂器,也可嘗試用唱歌的方式表達自己。 尤其是唱一些歌詞與你有共鳴,能表達自身情緒的歌曲,相信定能幫助紓解情緒! 除了自己個人享受音樂之外,也不妨與家人、朋友和其他同路人一同做音樂, 分享音樂的樂趣和感受互相的支持。 享受音樂的重點並不是要最完美、最動聽地表達。即使音準、拍子等等並非完美, 但是享受當中的過程,和透過音樂找到一些共鳴和鼓勵便足夠了!

聖誕佳節將至, 在此祝願大家無論是透過音樂與否,也能找到心中的平安和喜樂, 在抗癌路上繼續努力前行, 活出精彩而有意義的人生。 除了有音樂伴你左右之外,亦希望每一位病人及其家人能感受到你們在這條路上並不孤單!我也在此默默支持你們的!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6437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42102/

https://www.musictherapyhk.org/registeredmusictherapisthk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