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乳癌病人可否吃零食? (1)

乳癌病人可否吃零食? (1)

04-11-2022
撰文:營養師黃麗寶,中醫黃韻婷博士,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麗珊
撰文:營養師黃麗寶,中醫黃韻婷博士,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麗珊

癌症病人唔可以吃糖

坊間經常流傳癌症病人“一粒糖都唔掂得”,因為糖分會養大腫瘤,令腫瘤惡化或者會令腫瘤復發!所以很多病人都戒糖但長久戒糖對於喜歡食甜品的乳癌病人來說就好像極刑一樣,久而久之會影響情緒,負能量亦可能會影響病情,令到病人完全唔知道應該點做好?

要分清楚精糖、碳水化合物及升糖指數

碳水化合物(即係我們平日食用的粥粉麵飯)都不是你的敵人。善用它們對自己都好過D。碳水化合物存在在我們生活中常觸及的粥粉麵飯、南瓜、粟米、蕃薯等。碳水化合物在身體代謝的重要來源之一。相反,精糖存在汽水、糖果中對身體多數無好處,故不需要常食用。故此。實情是攝取太多的碳水化合物、糖分令攝取的熱量增多,進而引起超重以及肥胖的問題,間接增加患上乳癌或復發的風險!所以只要識食,控制熱量的攝取,便可以繼續吃糖但不會增加復發的風險!

什麼是代糖

代糖是代替糖的甜味劑,代糖不會提供大量能量和影響胰島素或血糖水平,,反而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適量使用可以滿足病人吃甜食(外國人叫做sugar craving 戒甜癮之用)的需要,同時亦不會增加肥胖的風險。市面上出售的“不含糖”或“無糖”甜味食物可能含有代糖。大家要睇清楚成分表,便能得知預先包裝食物是否含有甜味劑。如產品使用了代糖,必須標示其作用類別(即甜味劑)及確實名稱或識別編號,E950-E969就是代糖的編碼。

一款含有天冬酰胺(951)

表一,不同甜味劑的相對甜度

代糖安全嗎

一如其他食物添加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這個國際機構會對代糖作出全面的安全評估,然後才獲准使用。 此外,食物安全中心已進行風險評估研究,確保正常進食含有甜味劑的食物不會損害一般人的健康。現在未有足夠數據顯示進食代糖會增加患上癌症的風險,代糖是安全的!

那些代糖最好蜜糖是否最理想

這個沒有絕對的答案!代糖有兩大類別:天然代糖以及人工合成代糖。 理論上的天然的代糖會比較好,但是天然代糖也可以產生熱量,所以亦不可以掉以輕心!而且代糖產品也在製作過程中添加其他的糖分,建議大家使用代糖前參閱營養標籤當中的成分表。可以教教大家一個小貼士,當大家查閱成分表的時候,成份表裏不同成分的先後次序其實暗示成分的多寡,放在成分表越前的位置,佔的分量會比較多。如果大家發現成分表內代糖出現的位置比較前的話,即代表這種產品代糖成分的比例較高!! 曾經發現有些中式保健產品例如四物湯,當中代糖成分對比四物湯的主要的成分還要高 (妹仔大過主人婆)食完一定增加不少負荷!!所以,建議大家養成一個習慣,嘗試閱讀成份表,好好比對不同產品才決定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至於蜜糖,一直都眾說紛紜,其實乳癌病人可以使用蜜糖。蜜糖屬於天然糖的一種,無論在營養師以及中醫的角度都沒有營養價值或藥用價值,只是對比砂糖會好一點,因為古代有言蜜糖可以補中益氣。但隨著現代人的食物工序增加,糖尿病人增多,臨床上中醫也避免建議病人食用太多蜜糖或只用少量蜜糖來調味。普遍不建議大量飲用,因為亦會引起高熱量的問題。

Reference:

https://www.cfs.gov.hk/t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44_02.html

https://yibian.hopto.org/db/?yno=511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