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中大全球首證血糖波動不穩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患癌風險 並證實接受一類常用降血壓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則較低

中大全球首證血糖波動不穩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患癌風險 並證實接受一類常用降血壓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則較低

31-08-2022
中大醫學院利用大數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風險,全球首次發現患有糖尿病並有超重或肥胖問題的人士,倘若血糖水平波動不穩,患癌風險會增加50%;而服用血管張力素系統抑制劑RASi類降血壓藥物作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降低50%。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右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主任陳重娥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楊愛民博士及助理教授周怡君醫生。
中大醫學院利用大數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風險,全球首次發現患有糖尿病並有超重或肥胖問題的人士,倘若血糖水平波動不穩,患癌風險會增加50%;而服用血管張力素系統抑制劑RASi類降血壓藥物作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降低50%。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右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主任陳重娥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楊愛民博士及助理教授周怡君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利用大數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風險,首次獲得兩項重要發現。研究團隊發現患有糖尿病並有超重或肥胖問題的人士,倘若血糖水平波動不穩,患癌風險會增加50%;而服用血管張力素系統抑制劑(renin-angiotensin-system inhibitor, 簡稱為RASi)類降血壓藥物作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與非使用者相比,患癌風險降低50%。研究結果已刊登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及《EBioMedicine》。

2021 年,全球有 5.37 億人患有糖尿病。在香港,每八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年輕患者的數目更呈上升趨勢。糖尿病與肥胖症均會顯著增加患上心臟病、中風、腎衰竭和癌症等危疾的風險。隨著死於中風和心臟病的比率下降,加上人口老化,癌症現已成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在香港,每四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主任陳重娥教授表示:「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特别是伴隨肥胖症的情况下,體內會出現異常情況,例如低度炎症,促使癌症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可高 1.3至3倍,特別是肝癌、結直腸癌、胰臟癌、乳腺癌和子宮體癌。」

中大醫學院糖尿病研究團隊利用香港糖尿病登記冊,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隨訪的3萬名患者(1995-2019)和香港糖尿病數據庫(2000-2019年)400萬名曾在公立醫院或診所測量過血糖人士的實際血糖數據,以研究香港華人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新趨勢。

血糖波動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風險比血糖穩定的非肥胖患者高出 50%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體內被葡萄糖覆蓋的紅細胞的百分比指數。對於5-8mmol/L的正常血糖範圍,正常HbA1c值為5.0-6.5%。簡單地說,每100個紅細胞中,有5-6個被葡萄糖覆蓋。由於體內攜帶氧氣的紅細胞每三個月更新,所以HbA1c可以用來測量同期的平均血糖控制情況。

在1995年至2019年期間隨訪的15,286名平均診斷年齡為50歲的糖尿病患者中,在患糖尿病20年後,有928人患上癌症,前三位最多人患上的癌症是結直腸癌(184人)、肝臟癌(117人)和乳腺癌(77人), 共有349名患者死於癌症。這些病人平均有17次HbA1c測試,每年有2-3個HbA1c數值。利用觀察期間測量的所有HbA1c值,團隊統計了與前次相比變化0.5%的HbA1c值的數量,並以HbA1c值總數的百分比來表示血糖控制的變異性(HbA1c variability score變異性得分, 簡稱為HVS)。

按HVS中位數47%進行分層,高HVS組和低HVS組的平均HVS分別為58%和25%。與低HVS組相比,高HVS組患任何癌症的風險高15%。與低HVS的非肥胖患者相比,高HVS的肥胖患者(BMI≥25 kg/m2)患任何癌症的風險高出50%,尤其是乳腺癌(2.4倍)和肝癌(2.6倍)。這些病人因癌症、血管和其他原因 (包括感染和腎臟疾病) 而死亡的風險也高出35-45%。

使用降血壓藥RASi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風險比非使用者低

另一項由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楊愛民領導的分析中,253,491 名 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6.3年的隨訪期間,有5.9% 的患者被診斷出患上癌症。研究小組發現,接受RASi類降血壓藥物治療的糖尿病人,比非使用者患癌風險較低。

47% 初次接受RASi類降血壓藥物治療的糖尿病人,與從未服用RASi 類降血壓藥物的糖尿病人相比,他們患上任何類型癌症的風險低 23%,癌症相關的死亡風險低 50%。與非使用者相比,每年每 1000例 RASi 使用者中,可減少 2.6例癌症、6.3例死亡和 2.2例因癌症而死亡的個案。與接受另一種降血壓藥物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RASi 類降血壓藥物治療的年輕患者癌症死亡風險也較低。

研究的高級作者、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周怡君醫生表示:「高血糖、低度炎症和脂肪細胞分泌物,會激活血管緊張素 II (angiotensin II ,簡稱為 Ang II))。後者是一種增加血壓並刺激細胞生長的強效激素。 RASi 類降血壓藥物可降低 Ang II 的活性,並已被證實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的風險。我們在香港糖尿病數據庫中發現,只有一半病人接受過這類藥物的治療。我們的新數據顯示,此類藥物可能通過減少Ang II對癌症生長的有害影響,來降低癌症風險。」

研究凸顯了良好糖尿病管治的重要性,定期監測以避免血糖水平的波動和肥胖,以及早期使用器官保護藥物,如RASi,以降低包括癌症在內的致命風險。這對於年輕、面臨長期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

陳重娥教授總結說:「糖尿病是一個隱形殺手。自 1995 年以來,中大醫學院一直是改革糖尿病管治的世界先鋒,透過有系統地收集糖尿病及肥胖症數據,進行風險分層、增強個人化治理及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次研究結果凸顯利用數據影響政策及臨床治療的可行性,挽救更多的生命。」

此研究得到中大影響研究獎學金計劃和其他資金的支持。

原文連結:中大全球首證血糖波動不穩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患癌風險 並證實接受一類常用降血壓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則較低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大學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發mRNA藥物治療鼻咽癌
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以EB病毒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更多治療選擇 新一代標靶藥控病效果更進步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是本港一種常見的白血病,縱使為血癌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個「肝立方」獲日內瓦發明展金獎 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仿生肝立方:肝癌和肝病的全面精準診療平台」(簡稱「肝立方」 […]
【醫療新知】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公開亮相包括癌症測試及心血管疾 […]
「1+」新機制 兩治癌新藥准在港註冊
特區政府推出「1+」新藥審批機制實施後,已有兩款癌症新藥獲批准在香港註冊,讓更多本地病人受惠。醫院管理局表示, […]
【北上求診】政府延續「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至明年三月底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三月七日)公布,「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會延續至明年三 […]
【醫學研究】港大醫學院研究顯示太極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質素
晚期肺癌患者睡眠障礙及心理症狀 影響整體存活率 肺癌一直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亦是主要的癌症死因。晚期肺癌患者長 […]
FDA批准首個靶向HER2陽性跨癌種治療藥Enhertu
近日,美國FDA批准了一款針對轉移性HER2陽性實體瘤的靶向藥物,這意味著該類患者無論是哪種癌症類型以及癌細胞 […]
【中西醫協作】醫務衞生局委任中醫藥發展專員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四月十日)宣布,經公開招聘後,委任鍾志豪博士為中醫藥發展專員。任期由二○二四年五月二 […]
【癌症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究應對肝癌免疫治療的抗藥性
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第四大及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2021年,本港有超過1,400人死於肝癌。對於無法進行切除腫瘤手 […]
【癌症治療】綠葉製藥創新葯在港澳門上市 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迎來新突破
2024年3月7日,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由香港腫瘤治療學會主辦、綠葉製藥集團支持的“小細胞肺癌(SC […]
【醫學研究】中大研究發現咽峽炎鏈球菌可引致胃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