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同行者之歌 > 腫瘤科醫生與病人「亦醫亦友」 生死關頭一句話最難開口

腫瘤科醫生與病人「亦醫亦友」 生死關頭一句話最難開口

02-06-2022

腫瘤科醫生與病人「亦醫亦友」 生死關頭一句話最難開口

「十多年前,病人的簿很薄,但現在像電話簿那麼厚。」戴燕萍醫生說著,雙眼咪咪的笑起來。她接著解釋,這是因為十多年前癌症第四期的病人往往入院後很短時間便過世,但現在已發展出更多治療方式,讓癌症患者可以活更久,甚至如常上班。戴醫生行醫十六年,一本本如電話簿般厚的紀錄表,見證著醫生與患者一趟為好好活著而努力的旅程。

一趟醫患同行的旅程
戴燕萍原本打算成為兒科醫生,卻說可能因為「上天的安排」,實習先分派不到兒科病房,而被派到冷門的婦科腫瘤科。在大眾認知中,患癌等如絕症,「腫瘤科」三個字份外沉重,乍聽起來與色彩繽紛的兒科完全相反。在腫瘤科實習時,她卻發現「這裏不是想像中那麼灰暗,大部份人也是能醫得好的。」

在實習過程中,她看見病人的腫瘤縮小,癌指數下跌,感覺醫學真的能幫助到病人。病人三個星期回來打一次針,與病人相處的時間,短則數個月,長則數年,這些熟悉的面孔慢慢有如朋友一樣,「不像外科或骨科醫生,做完手術後沒有後續,醫生與病人的關係就完了。」戴醫生很喜歡和病人之間的深厚關係,於是實習後便決定投身腫瘤科。

第四期肝癌爸爸 見證免疫療法奇蹟
戴醫生說,每一個癌症患者也有一個故事,很多病人的經歷也讓她十分深刻。其中有一位病人是個四十多歲廚師,一直不知道是乙型肝炎的帶菌者,發病時已是第四期的肝癌,一檢查時已擴散到腦部和骨裏,因為腫瘤影響腦部,更需要坐輪椅,醫生判斷他的情況相當不樂。

這位廚師家中有年幼的女兒,也是家庭經濟支柱。戴醫生形容「他是一個求生意志很強的人,為了家人,一定要活下去。」試過各種療法,癌指數卻幾何級上升。碰巧當時開始推行新的免疫療法,雖然不是每個人也有效,但醫生決定讓他試一試。「免疫療法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100個人打針,會有3個人左右得到很長期的控制,剛好他就是很幸運的其中一個。」進行免疫療法後,癌症得到有效的控制,這位患者能夠重新走動,甚至已經回到工作崗位,能全職上班下班,親手照顧女兒。

雖然免疫療法十分昂貴,每一針要四萬幾元,也只對少部份人有效,但看著這位廚師爸爸每月回醫院打針,很開心地告訴她「我沒事!」她也覺得十分高興。可惜因為針藥有效率不高,醫管局已將此藥排除在資助名單之外,目前病人需要自付費用,讓病人一家十分吃力。但為了陪伴女兒成長,一家人依然盡力爭取治療。

見盡幸運與遺憾,有一句話最難開口
有鼓舞的故事,也有讓人傷感的時刻。戴醫生說,一名年輕女患者性格開朗,癌指數一直保持得很好,戴醫生每一次看著報告都會輕鬆地告訴她:「保持得很好!繼續繼續!」二人定期見面,由於年紀相近,覆診見面時也十分愉快,有時會談談日常生活,如一個久不久見面的好朋友。然而在一次覆診時,癌指數卻不尋常,她需要如實告訴病人程況並不樂觀,這一刻尤其沉重。最後這位病人因為不想母親擔心而延遲了治療,最終在母親的身旁離世了。

戴醫生說起初行醫時,她很害告訴病人殘忍的消息,後來她明白到病人寧可醫生直接地告訴他們真相,讓他們盡快打點生活甚至後事。她也越來越了解醫者的角色,治療的意義不只在於「救到」與「救不到」,在生與死之間,病人的生活質素、最後的日子能否活得有尊嚴、能否讓生命不帶遺憾,也是醫生最重視的事情。

在治療的過程中,未必每一個病人也會順利配合治療,病人會有各樣的隱憂和苦衷,有時自己也像是一個輔導者,協助病人梳理和衡量生命的價值,在過程之中也會看見病人整個人生的轉變。她感到自己的使命不是治好一顆腫瘤,而是去醫治一整個人。除了相信醫療科技每日進步,也因這種生命的力量與可能,讓她看見希望,在醫療路上繼續前行。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熱愛運動25歲女患罕見牙骨癌 老師夢暫剎停 手術後曾靠拐杖行路
「日日喺屋企喊,點解咁後生會揀中我?」夢想成為體育及數學老師、正值花季之年的陳芷晴,去年突確診罹患罕見的牙骨癌 […]
半夜牙痛 求醫2年始確診 90後少女抗牙骨癌不言棄
一次半夜牙痛,扭轉了90後少女芷晴的命運。她輾轉求醫2年才確診患上頭頸癌中的牙骨癌,後為治療不得不暫擱教師夢。 […]
24 歲確診牙骨癌患者 從未想過癌症可以這樣近
陳芷晴有一個夢,希望可為人師表,但她心願差不多達成之際,卻發現患上牙骨癌,此癌屬於頭頸癌一種。 聽她道出各種手 […]
末期肺癌患者的一呼一吸
末期肺癌患者的一呼一吸 你平日有否感受自己的呼吸?原來一個成年人每日呼吸2萬多次,但我們沒有為意,因為呼吸似乎 […]
棄百萬年薪後確診患癌 表達藝術治療師 劫後餘生望助同路人
棄百萬年薪後確診患癌 表達藝術治療師 劫後餘生望助同路人 作為打工仔,收入往往跟工作量及工作壓力成正比,蘇瑞雯 […]
【正能量】末期癌病人辭世後瞥見窗外有彩虹 腫瘤科醫生行醫15年感受深刻
【正能量】末期癌病人辭世後瞥見窗外有彩虹 腫瘤科醫生行醫15年感受深刻 《不可不知的癌症瑣碎事》兩本著作內容豐 […]
【正能量】34歲工作狂主管確診二期乳癌 從怨命到享受慢活迎來浴火重生
【正能量】34歲工作狂主管確診二期乳癌 從怨命到享受慢活迎來浴火重生 對比以往忙得昏天地暗的辦公室歲月,恍如隔 […]
腫瘤科醫生與病人「亦醫亦友」 生死關頭一句話最難開口
腫瘤科醫生與病人「亦醫亦友」 生死關頭一句話最難開口 「十多年前,病人的簿很薄,但現在像電話簿那麼厚。」戴燕萍 […]
[閒話] 寫給秘書的信 ( 下 )
#編者的話 [閒話] 寫給秘書的信 (下) 認識PELLY 是在一次EGFR肺癌患者的訪問工作中,她是比較少見 […]
[閒話] 寫給秘書的信 ( 上 )
#編者的話 [閒話] 寫給秘書的信(上) 感覺淡淡的? 想著生死由命,也想著终結比起身體越來越糟的好。 但是當 […]
Healthy Life︳女強人裸辭讀書患鼻咽癌失嗅覺 曾憤怒學會與後遺症共存決心助人
Healthy Life︳女強人裸辭讀書患鼻咽癌失嗅覺 曾憤怒學會與後遺症共存決心助人 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蘇瑞 […]
抗癌勇士︳患癌後2次復發未言敗 感恩成更完整的人 淋巴癌康復者義教潛水挑戰不可能
抗癌勇士︳患癌後2次復發未言敗 感恩成更完整的人 淋巴癌康復者義教潛水挑戰不可能 不少人以為癌症復發是跌入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