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黃麗珊醫生 > 乳癌瑣碎事(27):2021 美國SABCS乳癌研討會的最新研究成果

乳癌瑣碎事(27):2021 美國SABCS乳癌研討會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2-2021

乳癌瑣碎事(27):2021 美國SABCS乳癌研討會的最新研究成果

每年12月,其中一個全球大型的乳癌會議在美國舉行。2021 美國SABCS乳癌研討會於今年12月7日至10日舉行,研討會中有幾個新的乳癌治療方向和研究成果值得跟大家分享,本文將一一論述。

擴散性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

新的口服荷爾蒙治療Elacestrant (RAD1901)

第三階段臨床研究 EMERALD分析了477位擴散性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在第一線或第二線治療方案失效之後(當中包括口服標靶藥物CDK 4/6抑制劑或化療方案),便採用這種新的口服荷爾蒙治療藥——Elacestrant。結果顯示,對比其他荷爾蒙治療,如口服芳香酶抑制劑 (Aromatase Inhibitor,AI) 或肌肉注射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SERD(氟維司群,Fulvestrant),有助患者減少大約三成病情惡化及死亡風險。

對於一些發現有 ESR-1基因突變的病人(這種基因突變被認知為造成荷爾蒙治療失效的主要原因)效果更顯著。數據顯示,使用這種口服SERD一年的無惡化存活期為22.32%,而其他荷爾蒙治療只有 9.42%。對於有ESR-1基因突變的病人,相差比率更加明顯(無惡化存活期為26.76%,其他荷爾蒙治療僅8.19%)。這些數據對醫學界和病人都是十分鼓舞,似乎這種新的口服荷爾蒙藥能成為醫學新趨勢,與其他標靶合併使用,治療效果有機會更加理想!

HER2受體陽性乳癌:

腦轉移向來都是困擾HER2受體陽性的乳癌病人,今次大會亦有大量討論這個議題,當中三種藥物可以跟大家討論: T-Dxd, Tucatinib以及 Pyrotinib。

T Dxd:

這一種新一代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剛剛被引進香港,現在透過藥物申請計劃能夠有限度在香港使用,當中需要的其中一個條件是病人沒有活躍的腦轉移問題。不過,其實這個藥物並非不適合有腦轉移病人的使用,只是正在等待進一步的醫學數據,而在今次的會議中,專家亦有更新大型的第三階段臨床研究 Destiny Breast-03當中腦轉移病人的治療數據。

數據其實亦相當「吸睛」(受到注目),對比現時有效的第二線藥物賀癌寧(T-DM1),即使再開始治療的時候已知道病人有腦轉移,使用 T-Dxd的中位數無惡化存活期為15個月,對比 T-DM1的3個月有明顯的差別(HR 0.25(0.13-0.45)),病情緩解率 67.4%對比20.5%,超過3倍的差異。這些都是比較矚目的數據,但現在仍未可以正式建議腦轉移病人使用這種療法,會密切期待進一步的醫學數據,再和大家分享。

妥卡替尼(Tucatinib):

早前第三階段臨床醫學研究HER2CLIMB顯示,患HER2受體陽性的乳癌病人在第一線或第二線治療失效後,當中曾經使用標靶藥物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以及 抗體藥合複合物 ADC T-DM。如使用妥卡替尼(Tucatinib)配合另一種標靶藥物曲妥珠單抗以及口服化療藥物卡培他濱(Capecitabine) 對比只是使用單一標靶藥物曲妥珠單抗以及口服化療藥物卡培他濱,中樞神經系統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由4.2個月延長至9.9個月,腦轉移緩解率47.3%對比20%,平均緩解時間為6.8個月對比3個月,令這一種標靶藥成為腦轉移病人的考慮之一。

今次的大會有另一個IB-II階段研究的發表另一種雙靶標把概念的治療方案,對於HER2受體陽性同時又是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病人,研究指出以妥卡替尼(Tucatinib)配合另外一種口服標靶藥 CDK 4/6抑制劑和抗女性荷爾蒙治療來曲唑(Letrozole)同時使用的話,發現中樞神經系統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8個月,中樞神經系統受控比率第一年為20%,第二年為13%,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研究只有15位病人,只是一個非常小型的研究,所以並未能建議作為標準治療方案。

吡咯替尼(Pyrotinib):

這是一種國內研發的小分子抗HER2標靶藥。由於國內未可以批準使用 T-DM1,這個第三階段臨床研究分析了267位國內的乳癌病人,在第一線治療失效後使用吡咯替尼(Pyrotinib),及口服化療藥物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對比治療效果,如病人服用另一種口服小分子標靶藥拉帕替尼(Lapatinib) 以及口服化療藥物卡培他濱,發現有使用吡咯替尼的治療病人無惡化存活期大幅提升,由5.6個月提升至12.5個,52%病人因此減少惡化風險,這些資訊相對比較適合國內病人關注。

重陰性乳癌:

免疫療法

有關早期三重陰性乳癌病人的治療,第三階段臨床研究的KEYNOTE-522更新最新研究數據。免疫療(法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加上化療,有助不同情況的三重陰性乳癌病人都能有效提高無事件存活率(Event free survival),三年無事件存活率(85.3%對比77.9%)。在進一步的敏感度分析,分析PD-L1指數是否陽性,是否有淋巴受感染,HER2是否屬陽性,乳癌期數以及乳酸脫氫脢(LDH)水平會否影響治療效果,結果發現免疫療法的療效不被這些因素影響,這意味着大部份的三陰乳癌病人(除了腫瘤小於2厘米,而腋下淋巴也沒有感染的病人)都適合考慮術前化療加上免疫療法方案。

對於晚期三重陰性乳癌病人,第三階段臨床研究 KEYNOTE-355更新最新研究數據,顯示 PD-L1 CPS分數 ≥10(大於或等於等於10分)的病人,化療配合使用免疫療法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 能有效改善整體全部中位數(23個月對比16.1個月),病情緩解比率 58.3%對比44.7%,無惡化存活期 9.7個月對比5.6個月,但要記緊並不是所有PD-L1陽性的病人都適合使用這種療法,對於 PD-L1 CPS 1-9分的病人來說,暫時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

其實有趣的數據非常多,不能盡錄,以上只是揀選部分比較受關注的數據跟大家討論。

 

參考資料:

https://ascopost.com/news/ december-2021/elacestrant-may -improve-outcomes-for-postmenopausa l-patients-with-progressive -er-positive-her2-negative -metastatic-breast-cancer-1/

https://www.astrazeneca.com /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 21/enhertu-additional-analyses-further -reinforce-ground-breaking-efficacy-in -patients-with-her2-positive-metastatic-breast -cancer.html

https://ascopost.com/issues /june-10-2020/tucatinib-combi nation-in-previously-treated-her2-positi ve-metastatic-breast-cancer- with-brain-metastases/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 view/cns-progression-free-survival- extended-with-tucatinib-and-palbocicl ib-letrozole-combo-hr-her2-breas t-cancer

https://ascopost.com/news/ december-2021/phoebe-trial-pyrotinibcap ecitabine-vs-lapatinibcapecitabine-for-pr eviously-treated-patients-with- her2-positive-metasta tic-breast-cancer/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 /view/efs-improved-with-neoadj uvant-pembrolizumab-in-subgro ups-of-patients-with-early-stage-tnbc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 view/treatment-with-pembrolizu mab-chemo-combo-may-be -a-standard-of-care-in-mtnbc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黄麗珊醫生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