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同路人分享 > Helen YC Law > 《是救治,還是折磨?》

《是救治,還是折磨?》

23-11-2020

《是救治,還是折磨?》

晚期癌症患者,情況已極度糟糕,但在死前的一天仍在做化療。這到底是救治,還是折磨?

早陣子有位朋友問我:「我爺爺八十九歲發現胃癌,請問該怎麼辦?」

我問:「吃東西困難嗎?」

「還可以,疼痛也不算厲害,只是人十分消瘦。」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當然,最重要是病人的意願,但如果換了是我或我的親人,我會選擇紓緩治療,而不是手術或任何創傷性的治療 。

後來,朋友的親屬堅決要求積極治療,先動手術再說。手術後第二天,她喜孜孜地告訴我手術十分成功,但兩星期後,病人走了。

這讓我一直思考:年老或危重病人如何才能安詳離世?能不能讓人走得從容安靜一點,少受點折磨?

又有一位曾中風的老太太,她一直卧床,但頭腦清醒。她因為吃了不潔的食物而嘔吐,滴水不能進,出現休克,緊急送進醫院,診斷為消化道出血和腎衰竭。經搶救後,她的情況好轉,但肺部開始積痰、積水,住院半個月後死於肺炎。

生、老、病、死原為人生所必經,但現代醫療進步,延續了生命的同時,卻也延續了病人和家屬的痛苦。

筆者曾經目睹病重的親人躺在深切治療病房插滿喉管:呼吸機、洗血機,以及很多其他的管子。縱使不捨,心裡卻有一句說不出的話:「我寧願她走……」說不出這句話是因為她的孩子仍盼望著「奇蹟」出現。

插管子是醫生的專業訓練,也是醫學需要。問題是,有多少病人最後有幸拔掉管子?又有多少是帶著滿身管子冀盼著人生的終點而不可得?一根根的管子,有粗有幼,每一種都有它的功能,由進食用的鼻胃管、排泄用的導尿管,到點滴、用藥、灌腸、抽痰,心導管與胃鏡檢查、人工呼吸,以至各種監測身體狀況的儀器,無管不行。然而,所有的管子都由一定的路徑進入身體──點滴的管子由針頭到血管,鼻胃管由鼻子進入食道、通往胃部,導尿管由尿道到膀胱,抽痰的與人工呼吸的管子則由咽喉進到肺部……有的管子在使用時需要不斷地轉動、拔出再插入、拔出再插入……例如抽痰。遺憾的是,我們的身體並不是設計來承受這些管子的。醫護人員的專業訓練讓他們深信這些醫療措施可帶來正面的效果,例如抽痰會讓患者比較舒服。可是,一根管子在喉嚨裡不斷地攪動、插入、拔出,那是甚麼滋味?他們無法關注,也無暇關注。但是健康的我們,能忍受一根管子在我們的喉嚨這樣進進出出嗎?

醫學的進步,是讓人最後一刻走得好一點,還是折騰?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倫理問題。

那位患胃癌的高齡伯伯,如果不做胃鏡,就無法得知消化道出血的位置,也無法對症下藥;出血可能是潰瘍,也可能是癌症。我在思考,對一名八十九歲的伯伯,即使是癌症,手術合適嗎?能化療嗎?如果不能,那又何必去確定它是不是癌症呢?

又有家屬事後會說:「如果我們放手,不堅持搶救,不打強心針,爸爸會少活一星期,但可以省去後面的折磨。」這又讓我思考:那「必要」的醫療措施究竟是依甚麼標準來判斷?如果換成自己躺在病榻上會怎樣?會願意接受這些折磨嗎?只是因為瀕死者無法言語,活著的人就有權利這樣做嗎?

希波克拉底的格言:「醫學的最高原則是不傷害原則(do no harm)。」源自道家的中醫學,其最高原則也是「無為無不為」,因為過份征服的結果很可能是加重痛苦。

如何告別人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早晚必須面對的課題。活得愜意,死有尊嚴,爭取在摯愛親友陪伴之下,感受著親情,安詳地離去,也許才是最值得期盼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痱滋與舌癌 | 黎逸玲醫生
舌癌的可怕之處,在於舌頭是維持生活品質其中一個重要的器官。舌頭幫助我們說話構音、咀嚼、吞嚥和感受味覺。不少病人 […]
提供另類療法是無牌行醫嗎? | 黎逸玲醫生
有美容中心負責人涉嫌勸喻三位癌症病人不要向私人醫生求診和服用化療藥,又替他們進行心靈治療、磁療法和回春療法,收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黃韻婷博士
🏃🏻個人簡介 Dr Wendy 黃韻婷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活動期望 / 心聲 忙到裙拉褲甩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馬偉傑醫生
🏃🏻個人簡介 馬偉傑醫生 |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活動期望 / 心聲 每一個落場跑的跑手,在起點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東東雲吞麵
🏃🏻個人簡介 東東雲吞麵|香港護士,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Everyone is No. 1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Ada Lo
🏃🏻個人簡介 ADA LO | 乳癌康復者、粉紅戰士癌症康復者龍舟隊隊員   🏅活動期望 / 心聲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Doris Cheung
🏃🏻個人簡介 Doris Cheung | 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60歲退休作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lark Cheung
🏃🏻個人簡介 Clark Cheung |健身教練、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作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IRIS SHUM
🏃🏻個人簡介 IRIS SHUM(岑麗明)|展晴社主席、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第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Jennifer Tse
🏃🏻個人簡介: Jennifer Tse |香港不倒騎士單車隊召集人 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Josephine Tsang
🏃🏻個人簡介 Josephine Tsang  | 乳癌康復者、香港乳龍主席   🏅活動期望 / 心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hristine Fok
🏃🏻個人簡介 Christine Fok | 胰臟癌康復者 時裝店老闆   🏅活動期望 / 心聲 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