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 Cindy EE感想集: 情越濃越會看不開? > Cindy EE感想集: 情越濃越會看不開?

Cindy EE感想集: 情越濃越會看不開?

07-09-2020

Cindy EE感想集: 情越濃越會看不開?

百行孝為先, 香港人除咗好鍾意返工, 大部分嘅香港人亦非常孝順. 雖然患癌有年輕化嘅趨勢, 但老人家仍然佔腫瘤病人大部分嘅比例.最近照顧了好幾位老人家都令我印象深刻,他們的共通點是同時擁有很多很多對自己很孝順的家人,儘管如此,我完全未能感受到老人家覺得自己幸福,相反,這幾位老人家都很避忌於家人面前談及自己感受.為何應該享盡兒女福的老人家,無時無刻都令我感到其有口難言的無奈呢?九乘九的原因都是因為愚孝.

 

 

一般人認為愚孝意思是兒女麻木跟從父母的意願而作出不合理的行為,但以我作為腫瘤科醫生多年照顧年老病人的經驗來說,愚孝有另外一個不同的定義.絕大部份我感受到的愚孝,是兒女在麻木跟從社會上認定所謂最好的治療方式,強迫自己年老的父母去接受治療,因為他們一心以為為父母奉獻最好的就是所謂孝順.

其實這是實情嗎?很大部份年過七十歲的腫瘤病人自知有末期腫瘤時,表現的並不是“驚死”,因為他們身邊已有很多老友記,一個一個患癌,一個一個離開,因而對這個病並不陌生.他們往往強調“唔驚死”,反而怕“好辛苦咁死”,因為他們聽過見過不少老友記在治療腫瘤期間引起各種各樣的不適及併發症等,同一時間的病情惡化使老友記們承受著雙重打擊,感覺上治療腫瘤比不去治療更快離世.隨了擔心醫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其實更擔心自己成為家人的一大負擔.老人家比誰都清楚這個香港社會充斥著大大小小的壓力,如果要後生花費大量金錢為自己醫病,內心其實很忐忑.除了金錢以外,需要後生向公司請假甚或投放大量時間去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老人家的內心更為煎熬.於是一談起用金錢去治療,很多老人家都“耍手擰頭”.可是每分每秒都被家人疲勞轟炸,說服自己之餘甚至要求醫生來說服自己進行治療,藉以延續更長的壽命,最後唯有屈服去接受治療.

其實老人家一開始嘮叨不醫病,到最後由於家人經常說服其接受治療,對老人家而言根本沒有選擇或妥協的空間,老人家寧選擇沉默,甚或對家人誇大自己其他身體上的不適來作出無聲抗議不去治療,久而久之老人家越來越不開心,明明一家人的孝心卻未能換來如治療理想,老人家開開心心長命百歲等大家滿心期待的結果.這不就是愚孝嗎?我意思是這種家人用了某些愚蠢的方式來盡孝,老人家根本感受不到那份孝義.

其實絕大部份的老人家但求“食得”,“訓得”,“柯得”,“唔辛苦”,也不要成為家人的負累.一方面麻木地進行醫療程序不代表換來一定的治療成效,另一方面不同的入侵性醫學程序也為老人家帶來更多身體不適.何況老人家跟小朋友不同,他們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對自己病情有充份了解,而根據他們自己的意願向其作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作為後生的家人更應該尊重老人家的決定,維護老人家尊嚴的同時,一家人努力以老人家可以接受的各種方式讓其感到舒服,這樣才算正式的孝順.尤其在面對生死關頭之時,大部份人或會失去一定理智,而且情越濃或更看不開,容易不小心違背了家人意願而作出傷害了老人家的決定,變相延長了老人家辛苦卧床又“死唔去”的局面.如果這情況發生於加護病房,老人家被困於一個冷冰冰四面圍牆的病房之中,子孫未能在旁照顧鼓勵的話,這局面更為難堪.

要學懂於適當時候放手不等如不孝,堅持只是愚孝,要切記盡孝並不是在生死關頭前做一個延長壽命的決定.如果於生死關頭前才驚覺自己於老人家清醒時未有盡孝,做了決定延長了老人家的辛苦,那甚至不是愚孝,應該視為不孝,在旁觀者眼中這些都是自私的行為.

所以愛要及時,即使眼前工作,家庭生活多忙碌,大家千萬不要忘記自家的老人家,於老人家未有患病時盡孝,有病時則尊重其意願,為其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而不是盲目地選擇社會上所謂認定最好的治療方案.面對生死時也要適時放手,這樣老人家才能幸福地安詳地離開,大家的遺憾減至最少.

切記愛要及時,放手要適時!

黃麗珊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城中活動

2023-07-16 9:00 上午 夏日小帆船體驗 x 漁村導賞
2023-06-20 3:00 下午 安癌與飲食宜忌-專題講座
2023-06-20 10:00 上午 森林浴-身心靈療癒旅程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