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同路人分享 > Helen YC Law > 醫道惠民

醫道惠民

31-07-2020

醫道惠民

第四期癌症並非末路 「寡轉移」有望收復失地

「嘩!阿媽,你擴散呀!」
「啋啋啋!咩擴散呀?」
「你D白頭髮擴散呀!」

筆者一把年紀,早已滿頭花白,只因忙碌(和懶惰),加上最近疫情關係盡量減少外出,已經兩個月沒有處理煩惱絲,頂上白髮已長至三吋,難怪女兒驚叫。不過,她錯用了癌症患者最忌諱的「擴散」一詞。

癌細胞擴散,醫學上稱為「遠端轉移」(metastasis),意指癌細胞從原發部位經由循環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繼續生長,情況就好比侵略者開彊闢土,成功佔領後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甚至繼續攻佔其他地方,擴大版圖。

癌症轉移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一直以來都認為發生轉移的患者預後都比較差,同時因為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各部位,治療上變得更為困難,幾乎無法根治,只能採用全身性治療(例如化療)來控制腫瘤。再者,不少癌症患者的死亡都是由於癌細胞轉移至身體重要器官之後,導致器官功能衰竭所致。因此,「擴散」或「轉移」往往是癌症患者揮之不去的夢魘。

然而,隨著過去十多年來醫學界對腫瘤遠端轉移的特性了解加深,這種觀念已慢慢改變過來。部分轉移性(即第四期)癌症,若受影響的範圍不大、腫瘤的數目較少,醫學上稱之為「寡轉移」(oligometastases),目前除全身性治療外,也可配合有效的局部治療方案(例如手術、放射治療和消融等),長期控制甚或根治疾病。

三個成功收復失地的「寡轉移」病例

筆者家中三位長輩都是第四期癌症患者。

玉蓮是大姊,71歲確診第四期三陰性乳癌,除了左邊乳房的主瘤外,腋下也有多顆淋巴結受影響,並同時有一處位於頸椎C3位置的寡轉移。她完成八次術前化療後,正電子掃描顯示乳房和腋下淋巴的腫瘤顯著縮小,頸椎的寡轉移已回復正常;手術後亦達到「病理完全緩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mission,PCR),即病理報告顯示乳房組織中已無癌細胞存在。隨後,玉蓮接受了十五次放射治療以鞏固治療效果,目前已完全康復。玉蓮是烹飪高手,治療期間因體倦少下廚,如今我有口福了,謝謝她送我的自家鹹水角、豆沙角、糉子、南乳齋、蓮藕燜豬手……

國華是二哥,68歲確診第四期大腸癌,大腸的主瘤達7.8厘米,連內窺鏡也幾乎無法通過,同時癌細胞亦轉移至肝臟,幸好只有一顆轉移的腫瘤,屬寡轉移。經醫生評估後,他接受手術同步切除大腸和肝臟的腫瘤,並在術後完成了八次輔助化療,以減低將來復發的機會。他完成治療至今接近兩年了,他的中氣比我還好,唱粵曲聲音嘹亮,拉小提琴更是有姿勢有實際。

國輝是老么,52歲確診第三期直腸癌,在同步放化療後接受手術,卻不幸在數個月後原位復發,後來又在正電子掃描中發現一顆轉移至肺部的細小腫瘤,醫生評定為寡轉移,建議手術切除或以放射治療處理,國輝選擇了後者。在三次高劑量的放射治療後,他肺部的腫瘤消失了。雖然放射治療令他有一段時間感到氣促,但他堅持每天做運動、積極鍛鍊身體,體魄很快便恢復過來。筆者曾與他一起爬樓梯,他一口氣爬上五樓也面不改容,筆者反而氣喘如牛,要停下來休息兩次。昔日,第四期癌症患者活上五年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如今,國輝正是活生生的例子,由確診至今,他已踏進第五個年頭了。

希望羅氏這一家的故事,能為抗癌路上的您帶來一點安慰和希望。時至今天,即使是第四期癌症也未必是絕路,辦法總比困難多;您或許會感到洩氣,但請不要放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城中活動

2024-01-03 3:45 下午 ANIMAL FLOW
2023-12-22 10:30 上午 12月植物染工作坊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首個獲得FDA授權的多種癌症基因試測
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剛授權美國遺傳資訊公司Invitae在市場上推廣一種能同時檢測多種癌症遺傳基 […]
網上直播 | 乳腺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網上直播 |乳腺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是由香港大學知 […]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2/23
2023年8月26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港 […]
【卵巢癌】「卵巢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2/23
2023年9月30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大 […]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